最近我们很少聊楼市,原因无他,不知道聊什么,不想聊的东西懒得说,想聊的东西又不太方便说。
比如,最近的买房人不少,经常有粉丝通过微信问我们:某某楼盘能买吗,房价还会涨吗?他们之中很多都是投资客户,预算从一二百万到七八百万不等。
面对粉丝咨询,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回答:如果是我自己,近期是不会投资房地产的。
为什么建议大家谨慎投资房产?
大家可以参考一篇近期刷屏文章,由上海媒体《第一财经》发布社论——《积极做好风险资产价值重估的准备》。其中提到:投资者需做好不动产定价重估的积极准备,各地应把握住政策激励的头寸,避免过犹不及的诱多。
今天,我们就“学习学习”这篇社论,也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1、房价为何涨不动了?市场基本面变了
《第一财经》在社论中分析称:
最新数据显示,大连等十多个大中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跌破4%。若在过往,如此低的融资成本,可能一石击浪。但现如今,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下,如其他风险资产一样,房地产面临着一场显见的风险定价重估和投资逻辑重塑。
这是什么意思?用大白话表示:现在房贷利率已经这么低了,搁以往这样的利好早已掀起波澜。但现在市场依然平静,原因是什么?因为市场的需求、供给、预期等基本面都已经变了!
接下来,《第一财经》详细分析了基本面的具体变化情况:
首先缘于中国人口数量和质量结构的调整。日益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数量结构,预示着不动产在时间序列轴线上呈现出总量过剩、结构优化特征;从人口质量结构上,接受高教育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显著增加,这些接受高教育的群体,在全国的自由迁徙上具有更多的优势,这将加速适龄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匹配岗位的机会。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新生人口下降,导致房地产市场“韭菜”不足;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比增加,使大家在全国范围内择业能力更强(注:对这一点,个人不觉得这是利空,反而可能增加一二线城市吸引了)。
《第一财经》还分析了房价的其他因素。
比如,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区域竞争,在加速人口流动的同时,使人们对房屋价值的评价标准从原来的上涨预期,转向房租和房租贴现率(可以简单理解为房租与房价的对比)。
社会福利的完善,让父母为不必为儿女买房也能实现自己的养老需求。
目前的高房价抬升了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压低市场的投资边际收益率,加剧房市的有效需求不足,使高房价很难维持,等等。
《第一财经》最终得出结论:
买房人要做好定价重估的准备,各地政府要避免激励政策过头,避免“诱多”,扼杀地方经济的活力和透支长期的增长潜能。
2、高房价与人口、生活、经济等
对《第一财经》的社论,我们基本是赞同的。其中,人口可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根本性的的影响。
大家可以环顾周边,有多少人买房都是为了“孩子”;很多生长在城市的独生子女,父母、岳父岳母已经为其积累了N套房子!可现如今,少子化现象日渐严重,老龄化现象日渐严重,这将给市场带来“釜底抽薪”的后果。
“高房价抬升了经济社会运行成本”,这一点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有多少人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只为了一套房子,他们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把辛苦钱用来偿还房贷,这大大压制了社会的消费,不利于经济的转型;高房价之下,各类房屋租赁成本居高不下,五六十平的社区商业总价动辄一二百万元,一年房租动辄六位数,其最终成本分摊在了普通居民身上。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得累,为什么?有些人能感受到直接原因就是高房价,有些人感受不到但通常也会与高房价有关。这样的生活状态,与前述人口情况有密切关系——因为太累了,所以不生了,这是大家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应。
另外,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也让人非常迷茫。在我个人身边,降薪、离职、失业的比比皆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好友已经失业3个月,每月1万多的房贷压得他喘不过气,几个月之间似乎变得苍老了许多……
3、房价还会涨吗?不排除,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有粉丝担心,房价还会不会涨?现在不买,将来会不会后悔?
我的回答是:当然存在这个可能,但我们自己必须做出判断和抉择。
由于过去一两年楼市预冷,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量大降,很多地方政府宁愿土地流拍,宁愿自己左手倒右手,也不愿意让土地价格大幅下降。在这样的操作之下,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新增供应在减少,而且这种减少的趋势在未来会加剧。
在供应减少的情况下,未来房价存在上涨的可能。
我们不希望房价在继续上涨。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已经被高房价压垮,房价如果未来再有大涨,将让更多人失去奋斗的动力,对社会长期发展将很是不利。
而且,咱们就算不考虑大局,只说房地产市场:高房价已经大大压低了需求量,如果房价再涨,即使在上涨期会吸引大批的投机客进入市场,但上涨之后进入平台期,能买得起房子的人更少,市场会出现更加惨淡的情况。
我们不希望未来房价再出现大涨。但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到时候我们会鼓励大家抛售手中的房产,因为那有可能是最后的疯狂。
所以,房价还会涨吗?我们不敢排除那种可能。只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现在的市场风险在增加,在这样背景下继续加码投资房地产,恐怕并不是明智选择。
这篇文章,是我们以朋友身份跟大家唠嗑。相信大家每个人都有N多信息源,我们这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