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的“C位”非医药板块莫属,医药板块接连两周走出超跌反弹行情。10月至今医药板块(中信医药指数)最大涨幅超过10%,此后有所回调,但月涨幅也有9.19%,同期沪深300指数跌幅为3.89%。其中,医药细分行业CXO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CXO指数在10月10日到18日期间累计涨幅达到8.77%,虽然此后有所回调,但表现也远超大盘。(数据来源:wind,2022.10.01~2022.10.26)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究竟什么是CXO?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其中又有哪些投资价值?
01
CXO及其“家族”
CXO,全称是Contract X Organization,即研发、生产销售合同组织,简单理解就是医药外包服务。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药企为什么需要“医药外包”?因为医药行业药物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且难度大,如果仅靠自身研发,创新产品的推出效率会比较低,回报率也会下降。为了抢夺市场份额,药企就需要委托CXO企业进行药品研发或生产外包,替代部分自主研发工作。简单来说,CXO企业即外包公司就是为了帮助制药企业减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的存在,为药企提供从新药研发到生产的各类外包服务,创造更大效益。
小夏给大家举个例子,张三特别喜欢创新菜,但自身精力有限,于是就找到餐厅,让餐厅按照他的想法来完成新菜品的开发、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张三只需要支付一定报酬,不需要自己去做研发、买菜、反复试验。将张三当作药企,餐厅就是CXO企业,只不过药品研发生产的过程比做菜更复杂、技术含量也更高。
根据外包环节不同,CXO又细分出多个分支,主要包括CRO、CMO/CDMO以及CSO三类。CRO是合同研究组织,以临床研究外包为主,包含潜在成药化合物的筛选直到完成临床试验的过程;CMO也叫CDMO,是合同生产组织,侧重生产环节服务,提供新药的工艺开发、原料药生产、中间体制造、制剂生产以及包装等服务;CSO是合同销售组织,主要负责药品销售。总结就是,CRO是临床研究外包,CMO/CDMO侧重生产外包,CSO则是销售外包。
02
我国CXO行业近五年复合增速42%
了解了CXO行业的由来,咱们再来看看行业发展情况。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3年全球CXO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美元大关,其中CRO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51亿美元。
我国的CXO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创新研发政策不断推出完善、新药研发蓬勃发展、成本优势和人口红利等利好集中发力,整个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17-2021年五年间,我国CXO行业复合增速高达42%,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444亿元。(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08.11)
03
投资前景怎么看?
那么,CXO行业的投资前景如何呢?
从行业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创新研发是主要驱动力,委托CXO进行药品研发或生产外包、替代部分自主研发工作,成为药企提升研发效率的更优解。过去五年全球药企研发支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8%,2021年的开支总额高达2241亿美元,其中大中型药企的研发开支占比超80%,为CXO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07.21)
从政策角度来看,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患者医药需求日益增加,政府对医药行业的发展日益重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等政策集中出台,促使国内药企从仿制药模式向本土创新转型。尤其是MAH制度的出台,实现了药品所有权与生产权的分离,药品持有人可自行或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国内CXO企业有机会承接更多药物研发生产订单。
从估值来看,CXO指数(931750)目前市盈率仅31.05倍,处于近十年分位点2.33%,已经处于历史极低估位置。(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0.26)
最后小夏给大家总结一下,对于行业来说,国内CXO企业的工程师红利和成本优势,叠加我国医药行业政策引导向创新方向转变、本土企业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国内外需求同频共振,驱动我国CXO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对于市场而言,医药行业一年多的持续回调,导致行业估值优势显现,投资性价比凸显。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多多关注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