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万凯新材股最新分析(万凯新材3.5亿关联收购的正达凯)

2月15日,万凯新材出公告称拟耗资3.5亿收购四川正达凯100%股权,本来是一桩寻常买卖,但正达凯去年年营收0元引起了深交所注意,万凯新材也因此收关注函,要求就收购案详情进行回复。

截图自公司公告

01

年营收为0的正达凯

“危险”系数高!高!高!

 

连续营收为0,净利润赤字。

四川正达凯成立于2021年12月,公司主营新材料技术研发等。根据收购公告披露,正达凯的2022年度营收为0,净利润为-205.56万,经营状态令人担忧。

图源于收购公告

深交所也就此发出了质疑:正达凯设立后是否开展经营活动,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同时,正达凯纳入资产评估中的一项“土地使用权”也受到了深交所关注。

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1月末,正达凯总资产为4.28亿、总负债为2.28亿。以当前资产数据来看,3.51亿的收购价还算合理。

图源于正达凯资产评估公告

但bug就在于总资产中一项账面净值2.07亿的“土地使用权”,竟然还未取得不动产权证,等于是“空头支票”,如果把这项资产划去,总资产就只剩下2.21亿,资不抵债,在破产的边缘疯狂徘徊,收购无异于“刀尖舔血”。

收购前夕,国资股东“匆忙离场”。

正达凯注册资本10亿,8亿来自正凯集团,2亿来自达州市国资委控股的达州投资,然而就在收购案前夕,1月19日,国资股东突然“撤离”。

国资退出记录 / 截图自天眼查

正达凯在建年产120万吨MEG(乙二醇)及下游配套产业链项目正是达州政府与正凯集团合作项目,为何厂房还未竣工,达州国资就匆忙离场了?不管是为了给万凯新材腾位,还是另有考虑,国资的退出无疑给正达凯的风险因素再度加码。

 

02

万凯新材上市不到一年

频频收购关联方资产

 

万凯新材成立于2008年,于2022年3月登创业板上市,如今已经是全球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 生产、销售企业之一了。2022年公司业绩预喜,去年预计实现净利润9.2~10.4亿,同比增长108.19%~135.35%。

作为一家新上市公司,IPO融资29.15亿后又加上业绩优异,万凯新材手里握着大笔资金,上市不到一年,已经二度收购关联方资产了。

2022年9月,万凯新材拟以6191.35万元收购关联方浙涪科技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及附属在建工程,半年不到又称要从买资产变成4811.3万直接买下浙涪科技,理由是产权变更手续繁琐,子公司产能扩建用地需求紧迫。

和正达凯一样,浙涪科技同样受正凯集团实际控制,且营收为0。

浙涪科技近一年一期财务数据 / 图源于公司收购公告

两个月时间里,梅开二度,花费近4亿。虽说外人看来,两笔买卖都是亏本生意,但商人重利,没有利益不会冒然投资。

 

03

买卖双方同一个老板

左手倒右手or产业布局?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万凯新材与正达凯的实控人均为沈志刚。正达凯受控于正凯集团,实控权握在沈志刚手里,沈志刚又实控着万凯新材41.7%的股权,为上市公司实控人。也就是说买卖双方同一位老板,收购资金3.51亿只不过是在一个人手上来回倒腾,“左手倒右手”的意图几乎是被放到台面上来了。

对此万凯新材却称,收购为布局上游原材料,完善产业链。

根据收购公告披露,正达凯目前在建“年产120万吨MEG联产10万吨电子级DMC新材料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23亿,年创税40亿!完工日期预计在2026年底。这里要注意,MEG是生产聚酯新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正好标中万凯新材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

图源于"Chemlinks港联经纪"公号推送

万凯新材也在收购公告里明确指出: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加快对上游原材料乙二醇的投资布局,一定程度满足公司原料供应安全,形成产业配套,有利于公司打造瓶级PET产业链。

双碳背景下,这个理由也无可厚非,营收为0不一定不值钱。根据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发文称,正达凯乙二醇项目总投资就高达122亿,价值远超3.51亿。

截至今日最新收盘,万凯新材股价收于30.16元/股,距离公告日30.98的收盘价,小跌2.6%,当前总市值103.6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