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比亚迪官宣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家100%去燃油化的传统车企,也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小夏之前跟大家聊过,金融的本质就是服务实体经济,顺应低碳环保的发展,“绿色金融”这一概念也走到了聚光灯下。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5月12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是宣传倡导绿色金融理念的国际先行者;4月末举行的“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2022年夏季)”上则发布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1》。(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05.23)
可见绿色低碳正在成为金融业的发展重点,那么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绿色金融”这个新概念和我们的投资生活有什么关系?
01
什么是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拆分来看其实很好理解,即绿色和金融。“绿色”就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金融”指的就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银行放贷,投资者买的基金、债券和保险等等。那么两者是怎么结合起来的呢?“绿色”和“金融”合在一起指的就是一系列为了支持环境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与环保节约事业的金融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总而言之,绿色金融的目的是通过金融领域使资金投入到“节约资源的技术开发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从而引导社会形成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于金融业而言,要关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绿色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这些年来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所谓“三大功能”,指的是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五大支柱”指的则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两者共同支撑起了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在支持中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来源:人民网,2021.03.07)
02
典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哪些?
了解了绿色金融的概念,那典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哪些呢?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比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还有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创新金融产品。这些绿色金融产品的概念看起来很高深,其实就是将普通金融产品运用到绿色行业,通俗理解就是“绿色+普通金融产品”,目的都是为了助力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举几个例子——
绿色债券,就是将投资者的钱投入到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和绿色行业中去。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债券已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相当“吸睛”,碳中和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绿色+扶贫”债券、各类主题的绿色金融债等品种不断创新。沪深交易所不仅建立了绿色通道还设立了绿色债券统一标识,鼓励绿色债券发展,2021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了6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80%,余额达到了1.1万亿元,在全球居于前列;其中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超过2600亿元,占绿色债券总体发行规模的四成左右。(数据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05.23;经济观察报,2022.05.21)
还有绿色基金,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在绿色金融方面早有布局,而且随着国家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公募机构在更多布局于绿色基金。除了“碳中和”、低碳环保等主题基金外,前不久我们介绍过的ESG投资在这两年的双碳目标资金供给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ESG基金,基金经理在投资时,会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良好作为评分标准,投资在这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公司。
这还只是开始,根据业内预测,“十四五”规划将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的应用场景,绿色金融产品或围绕“减污”“降碳”“增绿”“防灾”四个方面涌现大量创新。比如说,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支持海洋保护的蓝色债券,将发行人或项目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表现与债券利率挂钩的债券等等,从不同维度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来源:新浪财经,2022.01.14;界面新闻,2021.11.09)
对于想要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适合的绿色金融产品,比如比较方便的ESG基金或者主要投资“低碳经济”“碳中和”“新能源”等领域的行业/主题基金,不仅有望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也能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正向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