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定额定投基金怎么做(开启定投计划的10个要点)

基金的投资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次性投资和定投。

什么是基金定投呢?

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在固定时间、以固定金额来买基金,而不是把所有的资金一次性地放入基金市场。

基金定投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计划性,往往需要预先设立买入的金额、投资的频率和标的。投资者不需要时刻跟踪市场行情,只要按照初始计划去执行即可,因此基金定投很多时候也被叫做“懒人神器”。

 

基金定投的“微笑曲线”,指的是在市场先跌后升的过程中,如果投资者坚持定投,并在高位卖出,就有可能获得盈利。由于先跌后升的走势仿佛微笑的表情,所以被称为“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背后的原理在于,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基金价格越来越便宜,如果坚持定投,就可以用同样的本金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而到了市场回升的阶段,也就是“微笑曲线”的右侧,如果市场尚未高估,此时可继续坚持定投,等达到止盈目标或者市场估值较高时,投资者可以选择获利了结。有一句话叫做“市场下跌攒份额,市场上涨赚收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基金定投的“微笑曲线”中,投资者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市场下跌的时候基金可能会出现浮亏,此时通常会很难坚持定投;第二,市场回升的时候,有些投资者会微微盈利就卖出,有可能错过未来上涨行情带来的更多盈利。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我在最低点买进岂不是更好?”在微笑曲线的最底部买进,收益率的确更高,但是这非常考验投资者的择时能力,需要准确判断市场迎来低点的时间。另外,基金定投的本质,并不为了赚最多的钱,而是为了平滑投资过程中的波动。

 

习惯了在股市里面激流勇进的投资者可能看不上基金定投,觉得定投收益来得太慢了,或者说感觉看不到收益,感受不到它的意义。

事实上,定投有其固有优势:

第一点,培养理财意识。

我们身边可能会有“月光族”,他们没有自己的理财规划,每月到手的工资基本都会花掉,甚至还会借钱消费,部分人还可能欠下巨债。对于“月光族”,或者喜欢频繁交易的朋友来说,可以尝试一下定投。因为定投的时间、金额、基金都是预先设置好的,因此它可以培养您的理财意识,强迫自己每个月将一部分钱进行定投。

第二点,省心省力。

定投基金的资金门槛相对较低,大多数基金只要10元-100元左右就可以开始定投,相比一些银行理财的5万元门槛,要低很多。而且定投是一种“懒人投资法”,投资者只需要设置好定投时间、频率和金额,在账户里准备好资金就可以了。不用每天纠结什么时候买、买多少的问题,基金定投计划已经预先都设定好了,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定期审视组合,及时更新和调整就可以了。

第三点,养成投资纪律。

定投的好处是完全摒弃了主观情绪对投资的影响,很多朋友遇到资产下跌的时候不敢买,等涨起来了之后又后悔买得少。定期投资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它是事先设定好投资计划,帮助我们养成并严格执行投资纪律。定投会让人在心态上变得比较平和,无论市场短期如何涨跌,对于定投的投资者来说,都不会有太多的干扰,因为定投人在多个点位都买入了基金,它的持仓成本是这段时间以来的平均成本。而且一旦开始定投,就是奔着长期投资目标去的,并不会去过多关注短期市场的调整。

第四点,“聚沙成塔”。

虽然每一次定投的金额可能都不是很高,但是定投可以一定程度化解人力资产的时间风险,日积月累最终实现“聚沙成塔”。

资产可以分为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人力资产,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能够产生收入的能力。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都需要依靠自己的人力资产来赚取工资收入,这其实是把人力资产运作起来产生现金流。

通常来说,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人力资产是很高的,然后随着年龄增长,人力资产会往下走。因此,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每个月把一部分现金流转换成金融资产,持续几十年的时间下来,等你老了以后退休了,就不用太担心家庭日常生活的开销。这就是用定投来化解人力资产的时间风险。

第五点,解决择时难问题。

很多人喜欢一次性投资,如果是单边市场行情,那的确是相对比较好把握的,比如在单边上涨的牛市当中,选择一次性投资当然是更好的方式,投资者可以在低位一次性投资,然后在高点的时候卖出,这样理论上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但是,这样操作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实现低买高卖,也就是说,投资者需要精确择时、会判断市场,但这也恰恰是投资中最难的部分。大部分投资者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真正能做到择时、在市场中长期实现盈利的人,其实是凤毛麟角的。

对于震荡市场,行情波动很快,想要择时难上加难,很多人可能会在市场高点买入,在市场低点卖出。

而基金定投不同,它可以通过定时投资来淡化择时,而且机械式的操作可以被动克服操作过程中的恐惧和贪婪,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定时定额的强制的纪律性来抑制这种交易冲动,避免短期波段的风险及追涨杀跌的困扰,最终通过这种方式的长期投资实现摊低投资成本、获取更高的收益。

 

第一类,每月有固定薪资收入的人群,比如说上班族。可以每月或每段时间将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定投,通过对收入的合理规划和安排,避免过度消费,同时也可以通过长期定投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二类,没有时间研究市场的人群,比如说加班党。定投的时间、金额、基金都是预先设置好的,因此定投并不需要每天盯盘,对于工作繁忙或者缺乏专业知识研究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定投省时省力。

第三类,风险偏好较低的人群。市场波动性比较大,如果一次性买入,一旦下跌可能遭遇较大的回撤波动。但是定投采取分批买入的方式,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的缺陷,即便是买在相对高点,之后的定投也有希望把买入成本降下来。因此,定投可以更有效地分摊成本,降低投资风险,比较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当然,这类投资者定投时应选择与自己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

第四类,未来有较大支出计划的人群。定投适合为未来特定的目的做规划。投资者可以将平时不用的闲钱整合起来,通过定投来实现特定目标,例如作为未来买房的首付款、将来孩子上学的教育款,或是退休之后的养老费用等。

第五类,容易受市场情绪影响的人群。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相对更容易受市场情绪的干扰,容易出现一些投资行为偏差,比如羊群效应、过度自信、锚定效应、处置效应等,从而影响投资结果。定投的好处在于预先设定,它的纪律性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行为偏差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基金都适合定投,对于本身波动很小的基金,直接一次性买入就可以了。适合定投的基金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波动大。通常来说,如果基金净值波动比较大,比如说像股票基金,那么利用定投的方式来平滑成本的效果也会越显著,未来市场上涨时,波动大的基金获得的收益也相对较高。

估值低。除了波动大这一特点外,我们在选择目标基金的时候,还得注重估值。目前主流的挑选方法是根据定投基金所跟踪指数的PE来进行估值,通常来说,估值越低的指数基金,越适合布局定投。

因此,如果基金净值波动比较大,那么利用定投的方式来平滑成本的效果也会越显著,此时可以选择一只长跑型、耐力好的产品,有可能最大程度帮助您获得较高的收益。

 

有些投资者可能会纠结:“定投是星期四好,还是星期五好呢?”

拉长周期来看,其实具体选择哪一天对最终的收益率影响并不大。

定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平均来说会长达3年以上。以月定投为例,投资者在每月固定时间定投,可能您这个月买在了比较高的位置,但是下个月就可能会买在较低的位置,短期的涨跌我们无法判断,所以只要每月按时定投就好了,时间会自然地平滑我们的买入价格。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关于定投的频率:“到底是按月投收益好,还是按周投收益好呢?”

其实,定投这件事的核心是坚持做下去。根据天天基金统计数据,长期来看,按月投和按周投的效果差距非常小,几乎是一样的。只是按周投的时候,我们短期的收益率曲线看起来会更加平滑一些。大家在具体选择定投频率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就好了。

 

指数基金投资一轮大约平均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当然,这是一个平均值,也并不是说每次都要3年,有的时候刚开始投资就遇到牛市,时间自然短些,而有的时候更长的话需要五六年。

因此,比较建议大家要做好定投3年以上的心理准备,最短也要投资1年以上。如果定投的钱在这3年里会用到,那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投资。

 

定投方法很多,介绍三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第一,普通定投法。

又叫做“定时定额投资法”,顾名思义,就是每次(比如每月或每周)投入固定的资金去购买基金。

目前绝大部分基金都支持这种定投方式,大家可以在自己偏好的渠道进行购买设定,比如工薪族可以按照工资发放日来进行操作。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方法最省时省力,而且有望实现积少成多、分散投资风险。

第二,指数均线法。

均线定投实际上是一种定期但不定额的定投方式,其定投参考标准是均线,均线是N天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常见的均线有60日均线、180日均线、250日均线、500日均线等。

与均线做对比的,并不是定投的基金,而是定投标的基金跟踪的基准指数。

举个例子,定投某个沪深300指数基金,这个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指数是沪深300指数。那么我们定投的时候,参考的是沪深300指数的价格走势与均线比较。也就是说,如果沪深300指数高于均线则少投、低于均线则多投。

这种方法本质是通过比较指数收盘价与指数均线的关系,从而判断市场的高低点,实现“低点多投,高点少投”。

第三,市值定投法。

“市值定投法”,也叫价值平均策略法,其目标是让每个月基金的“市值增加额”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按月定投,假设希望手里的基金市值保持每月1000元的增长。

第一个月,我们投资1000元A基金,

第二个月,由于市场出现上涨,第一个月买入的基金市值涨到了1600元,按照计划,我们希望第二个月时,基金市值可以增长到2000元。因此,第二个月我们只需要定投2000-1600=400元。

第三个月,基金市值跌到了1800元,按照计划,我们希望第三个月时,基金市值可以增长到3000元。那么第二个月就需要购买3000-1800=1200元。

在这个基金定投方法中,需要保证每期基金的“市值增加额”是一样的,因此定投金额和当前基金的市值密切相关。如果基金下跌了,那么就需要多投资一部分资金,如果基金上涨了,就可以减少投资,其原理是“低买高卖”的投资原则。

 

一份完整的定投计划,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开支,设定合理的每月定投额度,也需要筛选适合投资的品种,设定好买卖区间。最终,我们需要把这些因素全部一一落实,这样才能让自己每次投资的时候严格遵守,避免主观情绪干扰我们的投资。

 

很多人开始定投的时候雄心勃勃、信誓旦旦,希望通过定投攒够买车、买房的首付,结果没几个月,资金就因为应急、冲动消费等等原因而捉襟见肘,最后被迫暂停了定投计划。

在开始定投之前,建议大家先梳理一下自己的现金流来源,看看每月有多少资金进账,又会花掉多少钱,每个月剩余资金多少,这里面又有多少比例可以拿出来进行定投。

 

每一期定投多少钱呢?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经济状况来选择,大家可以重点考虑下面三个问题,合理制定自己的定投扣款金额。

  • 首先,您要对未来的消费支出有一定规划,判断短期是否需要预留一笔钱进行大额消费(如买车、买房等),如果需要,就将这部分消费支出剔除后,根据剩余资金情况来设置定投的金额。
  • 其次,确保未来几年您有稳定的现金流进行定投。定投更加适合有稳定现金流的工薪阶层,因为每个月的工资就是定投现金流的保障,也能安心坚持定投下去。
  • 最后,定投切勿让自己负担过重。除了定投金额之外,还要预留点金额防范生活中的不时之需,比如生病、小孩教育等日常的大额开销。

具体到每个投资者,每个月能拿出多少钱来进行投资,取决于每个月能剩多少钱,毕竟每个人的收入和开支都是不相同的。

 

制定定投计划的第三步,就是挑选出合适的基金产品,主要有两个标准:

长期业绩好。对于一次性投资,业绩好的基金收益更高,对于定投也是如此。

净值波动性高。波动大的市场对平均成本的平摊效果更显著,意味着当牛市来临,收益或将更高。

 

我们要确定自己定投的时间和频率。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定期定额的定投,这个我们在上一问已经有所介绍。

具体来说,您可以选择在一个固定日子进行定投,比如说在发工资之后的第1个交易日进行定投。频率上的话,还是因人而异的,不要太高或者太低,可以考虑按周定投或者按月定投,具体的话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

最后,计划中要把定投所遵循的定投策略,包括什么时候定投、什么时候持有、什么时候卖出,都详细地列出来,只有这样,一份完整的计划才能落实在纸面上,帮助我们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避免受到主观情绪的干扰。

 

制订一个可以执行的定投计划,但这并不是终点,一份好的计划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和改进。

为了做好计划的优化,在定投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定投记录,方便以后进行总结和回顾。定投记录一般包括定投基金的日期、基金的品种、操作(买或卖)、基金的价格、估值等信息。在定投日期一栏,还可以预先把定投的时间写上,这样可以提醒、督促自己按计划来坚持执行,避免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

 

无论哪一种投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如果基金定投出现亏损,投资者通常可以选择终止定投,包括赎回基金、基金转换操作,或者继续定投分摊成本,等待盈利。

总体而言,基金定投采用定时定额的投资方法,对投资成本有一定的平滑作用,是中长期投资的较为稳健的方式。但是,短期市场波动依然会对组合收益产生影响,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判断市场情况,适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定投策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公司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文相关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