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到底应不应该择时?
择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从择时的周期来看,择时又可以分为日内、日线、周线和月线甚至是年线级别的择时。
事实上,日内和日线级别几乎是无从择时的,如果有人声称自己可以在日内和日线级别去判断涨跌,毫无疑问,骗子无疑。
在我看来,日内和日线级别几乎具有完全不可预知性或者说具有混沌性,非要说的话,日内和日线级别的本质还是一个概率问题,无非是丢硬币的时候,偶尔有些人能连丢十个正面/反面而已。
但是周线和月线级别确是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的,尤其是月线级别,宏观走势并没有那么混沌,这个可以通过技术面、通过宏观经济面,通过对这个市场的认知做出较大概率的判断。
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几十年的庄稼种下来,大概什么时候该播撒种子,什么时候该放水、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收获?大体上心中都是有数的。
也像一个常年生长在海边的渔夫,大体上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退潮,一般涨到什么程度,一般退到什么程度,哪个季节可能哪里鱼会多一点,哪里鱼可能少一些,基本心理也是有个谱的。
对于老农来说,春季通常就是播种的时候,秋季通常就是收获的时候,这些大体也都是固定的;然后根据春季的具体温度变化,他也能大体的感知可能某一两周或者某个月就是播种/收获的关键期,这些变化只要经验足够丰富,是完全可以做出大体判断的。
但是你要老农具体到哪天播种甚至是哪个时辰播种可能收获是最大的,这哪里具有可行性?
同理放在渔夫身上亦然。
投资跟种庄稼亦或者打渔其实是一个道理。
我们要在正确的时间段去做正确的事情,在春季去播种、在夏季去施肥打药、在秋季去收获、在冬季去肥田去休养生息,这样才是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放到市场,其实最佳的方法是年线级别的玩法,即你在一个熊市的底部买入股票,然后拿到牛市的时候去卖出,几乎有九九成概率是赚钱的,当然前提建立在你没有在熊市底部买入一只已经涨的老高的超级大牛股或者退市股,毕竟再熊的市场也会有牛股,同样再牛的市场也会有熊股。
月线级别其实是一个道理,你在一个大盘相对低位去买入相对底部的股票(啥叫相对底部?看这只股票的周月线级别是不是在相对底部,切记核心不是看市盈率相对底部,关于这个问题,将来有时间我再来详细说),在一个大盘相对高位去卖出股票,同样你大概率是赚钱的,这个过程省心又省力。
然而这个方法仅适合两类人,其一是对这个市场懵懂而又无知者,或者压根不介意者,所谓傻人有傻福不外乎如此。其二则是一个心性修养到了极高境界的投资者,这种也是所谓的大高手。
对这个市场上超过九八成的投资者来说,月线和年线级别都不适合他们,包括我在内,这里缺的是什么?
缺的就是心性,是青原禅师所谓参禅的三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的返璞归真的境界。
所以对于境界不够又想最大概率赚钱的投资者来说,最佳的方法仍然需要择时,不过是周线级别的择时,选择在大盘相对底部的时候布局一些相对底部的股票,然后在相对顶部卖出。
比如我在10.10写的这篇抄底方向的文章:
我当时主推的方向是基建方向,为啥主推?
因为彼时,大盘在3000点以下,并且彼时整个基建板块也在相对底部,所以,这时候你去买这些股,想亏钱都难。只是选择哪只股可能最强却很难,包括我这次抄底,抄对了基建,却没有买到最强的中国交建和中铁之流。
不过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就是我将来要说的,如何选股的问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就算你在2900附近抄底了,如果你抄底的是相对高位的新能源板块呢?很可能大盘到了3200,你仍然是亏钱的状态,所以这种布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在大盘的相对底部买相对底部的股票,这样才大概率是赚钱的。
投资就是要做大概率赚钱的事,而不是脑门子一热,哪里热闹就去哪里?
总的来看,周线级别的择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却并非具有不可行性,一方面需要在这个市场浸淫多年,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达到较高的程度;再加上一颗善于总结和归纳的心,其实时间久了,慢慢也就像那个经验丰富的老农一样了,大体上啥时候该干啥事,还是心里清楚的。
比如一些市场的谚语和我曾经总结的几个规律。
五穷六绝七翻身,啥意思?
大部分年份,一般来说,年后通常都会有一波像样的春季行情。
这个起升势的时间段最常见于3-4月,随后五六月主杀跌。
随后五六月跌到了底部之后,七八月一般又会有一波不错的行情,所以叫七翻身。
然后九月一般又是下跌的年份,而且九月还叠加了一个十一的长假,所以大部分月份都是下跌的。
随后呢,在九月跌了一波之后,通常十一之后都会有一波行情,一般会持续到十二月中旬的样子,偶尔会持续到十二月底,因为这时候恰逢基金结算的时间节点,关于这一点,在基金特别强大时候,十二月底这个规律特别显眼,基金弱势的时候则没那么显眼。
随后呢,要过年了,人心浮动,无心市场,于是就又到了要跌的时候咯,一般跌倒二月底,年后三月就又开始涨了,一个循环也就结束了。
看我的图,其实哪来的那么复杂?
但是具体到年份来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每年具体情况不一样,不过殊途同归。
本质还是涨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涨。
比如21年7-8月大盘在新能源和周期的上行中开始拉伸,随后九月开始杀跌,十一之后呢,在老抱团股五年牛市的惯性作用下,又进行了一波小拉伸,而后自11月见顶后开始下杀知道四月底。(Ps:这里要注意,其实十一之后,市场如果运行良性的话,十一之后最佳应该是重新拉伸杀跌到位的周期股的,然后抱团股保持慢慢阴跌的态势,后来的市场绝不至于那么惨淡,但是无奈的地方在于抱团股的惯性太大了,整个市场被洗脑太厉害了,在十一之后继续拉伸历史绝对高位的抱团股,于是市场无法承受之重,最后十一这个反弹在11月就草草结束了。而后更是直接一次性杀到底,将新能源和老抱团全部杀出了相对底部。)
为什么这波杀跌没有在过年前后就结束?
这里面是有很深刻的逻辑在里面的,因为彼时的新老抱团股,尤其是白酒为首的老抱团股经过了一轮五年的大牛市,大量的10-30倍的个股,相对位置太高了,短短1-2个月根本无法杀跌到位,所以这波杀跌分外的长,整整杀了5个月。
而后呢,跌倒了一个短期相对底部,跌不动了,自然又要开始上行了,而且因为前面那波跌的时间太长,所以这波反转也就相对更强了,4月底一直涨到了7月;而又又开始杀跌,跌倒了10月底的谷底,然后开始反弹。
所以你们看啊,哪来的那么复杂?
周线级别的预测完全是具有可行性的,只是你无法买到最低,卖到最高罢了,本质就是涨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涨呗。
所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波上行或者下行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罢了,要综合各种宏观的消息和技术面以及经验来进行总结的话,其实很大程度是能够做好预测的。
21年七八月为什么周期大涨,本质不就是结合了消息面的上游资源暴涨,所以大家预测上游公司业绩会大涨吗?
22年4月底新能源为什么能够卷土重来,第一个发动的带头大哥还不就是上游的几家锂矿?
因为彼时的锂矿暴涨啊,下游需求旺盛啊,所以逻辑异常正确,所以最后将整个新能源板块带的纷纷揭竿而起,掀起了这波小牛市?
这波十月底起来的行情跟四月底起来的行情有啥区别?
这波没有主线啊,没有一家从逻辑上完全能够说服大家的板块带头啊。
任何一波行情,没有带头大哥,就是一波散沙,如何能够走得更远,更何况又到了年底了,你还能指望他们接下来能走更远?
而且历史上最容易走更强的也基本都是年后3-4月以及7-8月那两拨,而不是十一之后的那波,十一后的行情通常都是反弹行情?
所以现在我开始看空啊,所以我反复说现在的行情的本质就是一个虚弱的人吃了大补药,挺完了这几天,就会一泄如注了。
我为啥看空这波的新能源?
本质还不也就是目前新能源整体仍然在周月线高位啊,大盘也在相对高位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更何况那么多的散户都看好新能源,不肯出局,不将这批人杀出来,在底部进行充分的筹码交换,这游戏还怎么玩?像21年10月老抱团的玩法一样,盯着无穷无尽的获利盘强行继续上攻?
怎么攻得上去?攻不上去,还不就要下来,所以要杀跌。
总有人妄想凭借几只牛股穿越周期。
哪有那么容易,更多的还不是覆巢之下无完卵。
大盘相对底部买相对底部的股票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你非要在不适当的时间段去做不适当的事情,如果能够不吃亏?
就像总有很多肤浅的小姑娘觉得印象中的民国浪漫,觉得自己要穿越回去就好了,其实这种浪漫不过是九九成的人惨淡,零点一成人浪漫罢了,奈何你记住的就是那点所谓的浪漫的事。
同理周期下行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九的股票一路下行,奈何你就看到那少数几只股票一路大牛,于是你就妄想去穿越周期,但是须知这是超级小概率的事情啊。
投资就是做大概率的事情,多总结规律,多研究历史教训,尤其是综合当时的历史经验和氛围去汲取教训,这样才能成长更快,而不是盯着少数特例,总觉得你能成为他们。
关于我对周线级别预测的事情,我上篇文章已经说了;关于我对市场接下来为什么要杀跌的问题,我在这篇:年前的市场可能已经进入筑顶期,也已经基于技术面和逻辑面说的清清楚楚了。#头条创作挑战赛##炒股不如买基金##股票##普通人能靠股票改变命运吗##基金#
其实买基金和买股票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本文也就写到这里吧,主题思路已经有点散落了,其实还可以接下来进一步的谈很多,比如觉得择股的问题,比如基金经理和散户的玩法区别,比如到底什么是价值投资者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