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猴痘疫情持续发酵影响,A股市场频繁出现异动,多份“猴痘防治概念股”名单陆续进入投资者视野。
5月23日,A股市场包括康辰药业、之江生物、硕世生物、达安基因等在内的猴痘概念股均逆势上涨,其中之江生物大幅高开15.16%,并于短暂下挫后再度拉升,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截止收盘股价49.56元/股,涨幅高达20%。该股近两个交易日股价从35.5元涨到了49.56元,涨幅高达39.6%,市值也飙升27.3亿至96.5亿元。
同类业务的圣湘生物、硕世生物则分别上涨15.84%和10.41%。
然而,异动背后,究竟是“炒作”还是“基本面驱动”,仍是未解之谜。
但短期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相关概念股价格的狂飙大多数源于“游资”的疯狂。多家上市公司也对记者直言,目前“对业绩影响尚不确定”,“公司还处于观望当中”。
“猴痘概念”席卷A股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消息,截至2022年5月21日,3大洲12个非猴痘流行的WHO成员国报告了92例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
受猴痘多国暴发的消息刺激,多只相关个股异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A股市场“猴痘概念”相关企业主要来自检测、疫苗、药物三大端口,其中又以猴痘相关的检测试剂盒公司为主。部分被认为拥有相关产品研发能力,又或是参股国外相关猴痘防治机构的公司也位居其列。
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所关注的企业纷纷提问,询问企业是否拥有相关的产品储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深交所投资者互动易平台上,截止发稿时,与“猴痘”有关的投资者提问已有246条,上证e互动平台上则有相关提问68条。
截至目前,已有近十家企业通过互动平台对猴痘相关内容进行了回复和澄清。
其中,确定有与猴痘相关业务的包括之江生物、圣湘生物、硕世生物等。
之江生物公开表示,其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盒已通过欧盟CE注册,并获得来自葡萄牙、西班牙等海外国家,以及国内部分海关与疾控的应急储备及科研订单。
圣湘生物、硕世生物则表示,公司科研产品中已储备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但并未完成注册,仅在小范围内应用于疾控及科研。
*ST科华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近期海外多国相继报告猴痘病例,公司已第一时间组织研发人员,研发完成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技术储备。
上述企业都在近期遭遇爆炒,5月19日至今,之江生物累计上涨39.41%,圣湘生物累计上涨17.14%,硕士生物累计上涨12.76%,*ST科华累计上涨13.42%。
业绩影响有限
但需要注意的是,猴痘疫情催生一批概念个股走高,但国内的相关产品研发和应用仍在初起阶段,能否在客观上为相关企业带来业绩加持,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当前在国内猴痘检测中领跑的之江生物,其获利能力和真实成长性仍有待观察。
因拥有治疗天花的药品“西多福韦”而被看好的阿拉丁集团,曾于5月23日向投资者解释道:“我们的产品规格大多是克、毫克级别,供具有研发需求的各领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研发使用,不是工业原料,单一产品销售额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很小。”
5月23日,之江生物也发布公告称:“公司生产的猴痘病毒核酸测定试剂盒(荧光PCR法)受市场竞争情况、公司产品竞争力和渠道能力、客户认可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销售额及利润贡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之江生物,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复。
而财报数据显示,之江生物2021年营收为20.19亿元,与2020年基本持平,但净利润仅为7.59亿,同比下滑18.61%。公司将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解释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采导致的检测试剂价格下行与产品毛利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一家医疗公司从业人士处了解到,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在研发过程上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并无明显差异,但后者由于生产规模较大,单位成本更低。
整体来看,由于疫情前景的未知性,拥有猴痘相关产品储备的企业,在规划产品注册和投入市场时仍处于相对谨慎的状态。其中圣湘生物曾于5月22日表示,公司将“积极推进猴痘检测试剂盒的注册流程”。
圣湘生物证券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注册成功后可以马上实现商用,但流程的时间跨度不太好预测,价格也还没有统一说法。”
在被问及是否考虑对公司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注册时,硕世生物证券部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可能会走CE认证,但目前还在内部评估阶段。”。
“猴痘是最近才开始被国内外报道的。我们之前虽然已有相关的科研产品储备,但销量非常少,只向疾控和科研机构出售,关注度也不是很高,只是公司五六百种疾控产品的其中之一。”硕世生物证券部人士进一步向记者解释称。
据该证券部人士介绍,近日猴痘概念的攀升让企业内部对猴痘相关产品产生了一定重视,但目前产品注册流程尚未开启,具体评估情况亦不便透露。
国联、东莞等多家证券机构在近日研报中指出,由于病毒的疫苗开发周期长,而检测试剂开发周期相对短,后者在短期内或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但放眼长期,投资者仍要回归基本面,对相关概念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空间做出理性判断。
事实上,记者也注意到,当前猴痘概念股的飙涨,大多数由游资推动,炒作氛围浓厚。
以涨幅最高的之江生物为例,其2022年5月20日至2022年5月23日 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30%,期间,国元证券上海中山北路在买入3,224.82万元的同时,又卖出3593.91万元,同时居于卖二、买四席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