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1年IC设计公司销售额的复合年增长率(10%)是IDM供应商的两倍。
虽然IC设计公司和代工厂的年度市场增长之间存在相对密切的关系,但IC设计公司与IDM的销售增长率通常有很大差异(图1)。
通常IC设计公司的销售增长率要好于IDM的。事实上,有记录以来,IDM销售额增长首次超过IC设计公司销售额增长是在2010年,当时IDM销售额增长35%,而IC设计公司销售额增长29%。
图1
在过去三年中,IC设计公司增长与IDM增长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2019年,在内存市场崩盘的推动下,IDM销售额暴跌了20%。相比之下,IC设计公司的销售额仅下降了1%。2020年,IC设计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22%,而IDM销售额仅增长了9%。去年,IC设计公司的销售额飙升了36%,而IDM销售额增长了21%。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英特尔在2020年和2021年被排除在IDM公司之外,去年IDM公司的总销售额将增长29%;如果把英特尔算在IDM公司中,那么去年IDM公司的总销售额则仅增长21%。
此外,如果将去年销售额暴跌81%的海思排除在2020年和2021年的IC设计公司数据中,那么去年的IC设计公司总销售额增长将达到惊人的44%。
从2011年到2021年,IC设计公司的销售额从664亿美元增长到1777亿美元,增长了2.7倍;而同期IDM的总销售额从2011年的2039亿美元到2021年的3328亿美元,增长了63%。
而年增长率对比可以更好的反映出IC设计公司的增长(图2),除了2010年、2015年、2017年和2018年,IC设计公司在整个IC市场中的份额增加了。
图2
2003年,IC设计公司的销售额仅占整个IC市场的14%。随着内存市场在2017年和2018年飙升,这是一个IC设计公司份额很小的市场,IC设计公司在整个IC市场的份额在这两年都在缩小。
然而,随着内存市场在2019年显著疲软,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IC设计公司在整个IC市场的份额在当年跃升4.1个百分点至29.9%。
随着2021年IC设计公司收入激增36%,IC设计公司在全球IC销售额中的份额在2021年创下34.8%的历史新高。
从长远来看,IC设计公司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IC代工厂将继续成为整个IC行业格局中的强大力量,其在整个IC市场的份额预计将达到在未来五年内达到30%以上。
全球IC设计公司前十,韦尔股份上榜
根据TrendForce统计的数据,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达394.3亿美元,年增44%。高通、英伟达、博通蝉联前三名,而AMD在收购赛灵思完成之后,超越联发科至全球第四。本次韦尔半导体与思睿逻辑营收也首度列入前十名。
本次新上榜的韦尔半导体总部位于上海,其半导体设计及销售收入约占总营收85.1%,今年一季度,由于受到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和国内新一轮疫情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略有下降,但仍达到7.4亿美元,列入第九名。
韦尔半导体已经形成图像传感器、触控与显示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协同良性发展的局面,手机CIS保持收入与规模领先优势,汽车、安防、TDDI业务也迎来爆发。车载CIS与TDDI打开韦尔股份第二成长曲线。
据TrendForce整理,2021年中国IC设计市场产值达4877.5亿元人民币,年增长20.4%。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半导体自主化政策引导,还有缺货涨价潮的带动。
根据官方数据公布,中国设计企业数量在2021年达到2810家,相比2020年增长了26.7%,增长了592家。其中,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传统设计企业聚集地外,无锡、杭州、西安、成都、南京、武汉、苏州合肥、厦门等城市的设计企业数量都超过了100家。
魏少军表示,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力量。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正行进在“从有到好”和“从好到优”的大道上。 回头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发展,其实是设计公司先跑起来,再带动其他环节。在2018年以前,中国有一批设计公司,但是设计公司做得不强也不大。国产的本质是解决方案重塑,要做的是产业链重塑。
而随着IC设计产业在整个IC产业销售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大,中国IC设计公司将成为整个中国IC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角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