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中国生产氦气的上市公司(价格涨超300%趋势)

脱水回顾:

 

今日内容:

价格涨超300%!“气体黄金”国产替代蓝海可期?

 

氦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产业、尖端科研等领域,是国防军工和高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物资。

 

2022 年3月国际冲突爆发以来,氦气价格快速上行。2022年6月,俄罗斯颁布限制惰性气体出口令,全球对于未来氦气供应展现出史无前例的担忧,中国氦气价格上涨至 420-460 元/方,涨幅超300%。

 

需求方面,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2015-2020年中国氦气消费量CAGR 5.7%,增长较为稳定,年消费量维持2000万方以上。

 

拆分2020年中国氦气消费结构,其中受控气氛、低温应用为最主要应用方向,占比分别为56%、23%。受控气氛包括光纤、半导体、光伏等,低温应用包括核磁共振、低温超导、国防军事、大科学研究等。作为国防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氦气消费量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预计随着中国半导体、光纤、光伏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氦气需求仍将维持稳定增长。

 

供给方面,全球氦气产量集中度高,前三大主要产气国为美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2021年中国进口氦气约2064万方,进口依赖度97.5%。国内氦气资源较为匮乏,仅占全球2%且氦含量较低,塔里木盆地的和田河气田,是中国第一个特大型富氦气田,优质资源亟待开发。

 

产业链来看,氦气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制取、中游储运及下游应用。目前,氦气制取与储运技术路径已经相对成熟,国内企业正逐步收窄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国产替代进度加快。一些背靠优质富氦气田的 LNG 企业在提氦过程中,优势突出(LNG 原料气可作为提氦过程的稳定原料来源)。氦气作为 LNG 副产品,无原材料采购成本,仅承担较为固定的制造成本。拥有氦气资源可较好享受氦气价格上行带来的盈利弹性,副产氦同时可带动 LNG 项目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据机构测算,当氦气价格为100元/方,LNG 副产提氦项目毛利率可达79.2%,当氦气价格上涨至200/300/400元/方,项目毛利率可达89.6%/93.1%/94.8%,盈利弹性明显。

 

上市公司中,九丰能源布局 BOG 提氦产能 36 万方/年,已实现规模化氦气销售。公司LNG 打造海陆双气源,LNG 主业量增价稳。另外,金宏气体氦气储备充沛且与海外气源长期合作成本较为可控,氦气产品售价挂钩市价,氦气价格高涨公司氦气业务高增可期。

 

深耕华东拓展全国,壁垒高筑的混凝土外加剂龙头!

 

苏博特:公司是中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行业领先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供应商,主营业务是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混凝土外加剂中的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功能性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核电、水利、高铁、能源、交通、市政、港口等建筑领域的混凝土工程。

 

标签:混凝土外加剂龙头、技术优势、高市占率、股权激励

 

看点一:混凝土外加剂龙头

公司主要产品为混凝土外加剂中的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和功能性材料,高性能减水剂,产品主要主要用于核电、桥梁、高铁、隧道、高层建筑、水电、市政、民用建筑、预制构件等多个领域。

 

研报菌简评:司目前已经推出“9系”产品,覆盖了裂缝控制、高性能水泥基料、预制混凝土专用外加剂、防水与修复材料、风电灌浆材料等多个品类,产品技术优势领先。

 

看点二:深耕华东

公司以华东地区为大本营,向各地拓展业务。公司2021年收入中75.33%来自于华东地区,且主要分布在江浙沪,截至2021年,公司收入来源中华东区域占比43.45%,西部区域占比10.92%,华中区域占比10.96%,西南区域占比7.23%。

 

研报菌简评:随着业务的拓展,华东地区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西部、华中、西南等地区收入占比有所提升。

 

看点三:技术优势

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在5%~7%,显著高于其他可比公司,技术优势长期可持续。高研发投入为公司主要特点,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5.58%至284 人;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24.83%至2.20亿元。

 

研报菌简评:公司研发费用率同比较同行业可比公司仍然保持绝对领先,注重构筑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

 

看点四:股权激励

公司员工激励制度较为完善,两期限制性股票均达到解锁条件。以2017 年为基数,2018~2020年营收增长分别不低于12%、24%、36%。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均大幅超过解锁条件,员工积极性充分调动。

 

研报菌简评:公司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看点五:高市占率

环保趋严叠加下游客户对产品性能要求提高,加速小微产能逐步退出市场,以减水剂为代表的外加剂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我国外加剂生产厂家数量一度多达5000~6000家,近年来已下降至1000多家,龙头企业份额占有率更具优势。

 

研报菌简评: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在行业加速出清,集中度提高的情况下有望直接受益。

 

参考资料:

1、20220612-东吴证券-行业深度报告-氦气:气体黄金进口依赖+97.5%,国产替代加速,碳中和约束供应资源端重估

2、20220511-中信建投-苏博特-603916-稳增长核心受益标的,产能扩张夯实龙头地位

3、20220531-民生证券-苏博特-603916-深度报告:功能新生,以技见长

4、20220602-中泰证券-苏博特-603916-深度研究报告:盈利α+内生成长共振,加速迈向平台型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