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12年,房企借壳上市重启。
12月21日,证监会发文称,将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抓好资本市场各项支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助力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其中明确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允许房地产和建筑等密切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涉房重组。
曾经,证监会对于房企借壳上市一度十分严格。2010年“国十条”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证监会宣布暂缓受理房地产企业重组申请。2011年11月,证监会又提出需执行与IPO审核趋同一标准的监管要求,导致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受到严控。
随后的2013—2015年,迎来政策窗口期,少部分房企通过借壳方式成功登陆A股,如绿地控股、京汉股份、蓝光发展等。但自此以后,房企借壳上市再度沉寂。
“重启房企借壳上市,有利于降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房地产行业爆发风险,不仅对房地产本身,而且对行业上下,如建筑施工、装饰装修、家用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都有显著影响。因此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对整个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支持房企股权融资的“第三支箭”。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院数据,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7家房企启用股权融资。而此次证监会明确提出允许房企借壳上市,则是对支持房企股权融资的重申。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借壳上市为房地产企业打开了新思路。一方面为非上市房企增添了股权融资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为没有能力定增的上市房企提供了重组及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机会。
李宇嘉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借壳上市也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向新模式转型。
此外,证监会此次还指出,全面落实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实施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工具,更好推进央地合作增信共同支持民营房企发债。
李宇嘉认为,这意味着将对稳健经营、质地优良、坚持主业的房企从负债和资产端进行扶持。在负债端,通过各种融资渠道疏通,加大央地增信和担保合作,促进债务可偿还、提高企业资信,畅通其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通道;在资产端,加快推进“拿地-开工-销售-竣工”的良性循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