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近日发行首单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基准的浮息利率债,进一步丰富挂钩LPR的金融产品类型。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将助推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进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开行的债券基本无风险,在债券市场上较有竞争力。但如果抛开发行机构背景仅从LPR浮息利率债投资价值来看,该类型债券较为稳妥,但收益率浮动较小,挂钩LPR对债券价格的影响有限。
国开行发行LPR利率债
具体来说,国开行本次发行的LPR浮息利率债面向银行间市场投资人,所发行的为2年期浮动利率债券,利率基准为1年期LPR,按季付息,招标时采用的利率基准为2019年11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利率(4.15%),首次付息时采用该利率基准,第二次付息的利率基准为前次结息日前最新公布的1年期LPR利率,以此类推。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显示,如此设置,该LPR浮息利率债票面利率将随着1年期LPR的变动而变动,从而增强LPR的信号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按照LPR作为基准利率来发债,意味着该债券定价与贷款市场的基准利率密切相关,能够反映银行贷款市场供求,从而提升LPR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推动‘两轨并一轨’。”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央行要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方面的价格要与LPR挂钩,对此也有MPA考核,从而对商业银行运用LPR的程度进行监督,直接推进LPR的市场影响力。而除了信贷业务,未来还有不少与LPR挂钩的金融产品陆续推出,这次发行的LPR国开行利率债就是其一,既具有一部分政策属性,也兼备一部分市场属性,对‘两轨并一轨’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国开行官网显示,此次国开行创新发行LPR浮息债,将进一步提高LPR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化程度,同时有助于丰富金融债产品的种类,满足市场投资人的多元化需求,活跃LPR相关衍生交易,通过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促进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联动,服务利率市场化改革。
多家银行推出挂钩LPR产品
实际上,自今年8月16日,央行公告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后,已有多家银行推出挂钩LPR的金融产品。
兴业银行在今年9月份作为发起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兴银2019年第四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总规模55.18亿元,成为市场首单挂钩LPR为基准定价的浮动利率信贷资产证券化(ABS)产品;民生银行8月达成首笔5年期美元固定利率与人民币浮动利率5年期LPR的货币掉期,以及首笔1年期美元浮动利率和人民币浮动利率1年期LPR双浮动利率的货币掉期业务,该两笔业务均系银行间市场同类型业务首单。
赵锡军表示,债券挂钩LPR优点是随行就市,发行机构将会根据贷款市场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发行价格,对于发行银行来说,可以选择一个市场基准利率较低的时候发行,从而降低融资成本;而从风险的角度讲,对于投资者来说,挂钩LPR的浮息利率债收益率会出现波动,另外目前该类债券市场交易规模有限,价格变化规律的认知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像国债、金融债等,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预测其变化规律。
某债券方面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发行银行来说,LPR波动性小,今年截至目前只变化了4次,相对来说较为稳妥;但从银行投资的角度来看,目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等基准利率的市场化程度都要高于LPR,这也就意味着其浮动程度相对LPR可能会更大。而银行机构投资浮动利率债的话,一般会希望获得较多溢价,LPR目前可能不会满足投资者这一需求。”某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告诉记者,其资管处相关部门不会投资LPR浮息利率债,虽然其较为稳妥,但盈利空间有限。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国开行的债券基本无风险,银行投资所占的风险权重也不是百分之百,所以国开行发行的债券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这与挂钩LPR与否并无太大相关性,因为债券挂钩LPR对其价格不会产生太多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