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段时间,大家或多或少都感到一些焦虑。
这其中既有对国内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心,也有对自己家庭和未来发展的担忧。那么,我们如何来安排,计划我们的工作,生活呢?这就需要从更高的角度来看。
中国经济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今天我就从国内经济发展和国外经济宏观周期,来谈谈我们如何面对风险,如何经历经济寒冬,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全球疫情再起,经济衰退来袭!
如果说2022年是艰难的一年,那或许2023年的日子,比今年要更加的艰难。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会从去年的6%,大幅衰退至明年的2.7%。如果不算上08年金融危机和20年疫情爆发初期的惨状,那么明年,将会是最近20年来经济增速最为惨烈的一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日子更艰难
不仅IMF发出了警告,国际金融研究所IFF也表示,23年如果出现“全球经济衰退”,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情况,他认为如果出现一些利空因素,那么23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很可能会下跌至0.6%。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综合下来,大家都认为,23年全球经济出现放缓的原因,在于欧洲和美国经济的衰退,这两大经济体的顽疾,是明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首先,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出现倒挂,在西方经济学里,这是经济衰退的经典标志之一。
美国国债曲线倒挂,这是经济危机的征兆之一。
第二,美联储依然会在23年进行加息,并且不会很快退出加息周期,这意味着美国明年的国内利率水平会更高。
而持续的加息对全球经济会造成巨大的负面作用,从而促进世界经济衰退。所以美联储这个收割世界的政策,虽然有利于缓解美国国内通胀,但是对全球大部分经济体,都是一个大利空。
第三,欧洲衰退;欧洲从今年以来,连续遭遇了俄乌地缘冲突,美联储加息,北溪天然气危机,以及美国“通胀法案”收割等一系列重大打击。其直接后果就是欧元区经济增速从今年预测值的3.1%,降低到23年预测值的0.5%,德国和意大利的GDP增速甚至会变成负值。
欧洲国家明年会出现大衰退。
而欧元区作为发达国家的聚集地,是世界商品主要的买家和消耗地。欧洲经济衰退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也是一个巨大的利空。
总而言之,欧洲和美国会在2023年陷入经济衰退,这会对全球经济体造成比较巨大的负面作用。发达经济衰退了,对中国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因素。
发达国家衰退,对中国有何影响?
发达国家经济危机是导致23年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它对中国,对我们普通居民的影响呢?
第一,欧美经济衰退,压制中国经济发展增速。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
而欧洲经济衰退,会导致对中国物资的购买力度减弱,那么中国所有的进出口贸易就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的范围是非常普遍的,可以说很难逃的过去。
欧洲港口,经济衰退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减少。
此外,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普遍感觉就是企业不招工,工资低,几乎不会涨薪水,而且就业压力特别大。而23年的经济衰退,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二,疫情传播,阻碍经济恢复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疫情开始出现多点散发的迹象,很多城市出现了为了防控疫情而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防疫措施。这就阻碍的经济的恢复,特别是实体产业的经济恢复。
面对疫情,地方层层加码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
其中,交通运输,物流,旅游业,线下餐饮和饮食院线等行业的发展遇到了问题,因为没有客流,就不会有生意,大部分依托于实体的行业,以及线下的大型综合体,五星级酒店,基本上都出现了生存危机。
空无一人的线下实体
而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并非少数,光餐饮行业的从业人数就超过2000万人,旅游业从业人数483万人。这些从业人数如果出现了工资收入减少,甚至失业的情况,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收入。所以我们要对线下行业的经营状况有一定的预期。
利空因素很多,要针对性做出应对。
上面我们说了很多国内外的利空因素,这些宏观格局可以对我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段我直接针对性的提一些建议。
第一,防疫建议
现在网上有各种各样的防疫药品推荐,大家可以选择官方或者卫健委指定推荐的药品进行储备,国家在之前的文件和政策上有说明要求基层医院进行大量储备。
这可以在疫情来袭的时候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储备。咱们普通人也可以去药店买点,防止断货。
第二,抗击经济衰退
在美联储加息的时候,央行主动卖出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然后采购大量的黄金,从而尽可能减少美联储收割对我们造成的损失,而我们普通人呢?也可以进行量入为出的方式应对。
央行持续抛售美国国债。
比如有工作的不要裸辞,还在找工作可以多用心一点投简历,暂时找不到工作不要大手大脚,如果还款能力堪忧,那么利率高的网贷等不要去借等等,这虽然和国家倡导的刺激消费相违背,但是我们个人消费和就业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第三,创业和投资有风险
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美联储加息,意味着全球金融市场是一个利空状态,可以预见的是,实体经济的衰退也会影响到金融市场的运作。
所以不管你是投资A股市场,美股,港股市场,还是买了这些市场的基金的投资者,需要特别谨慎,22年的日子不好过,23年的日子呢?也不一定。
美联储加息,导致股市投资的日子并不好过
此外,由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扰动并没有结束,如果你有想投资线下店铺的计划,建议暂时放缓,除非你手头有足够多的现金流,否则还是需要做好没有客人,没有生意导致亏损的准备。
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个月确实是“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全球宏观情况恶化,国内经济也因为疫情起起伏伏。然而日子还是要过,遇到困难要找好对策,只要熬过这轮经济周期的“寒冬”,我们就能迎来新的春夏。
对于中国而言,加强国际合作,打破美国对我们的科技封锁和制裁,利用制造业作为中国基本盘,是我们明年的一个重要战略。
中国申请加入CPTPP,促进和各国的经贸交流。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财务上衡量开支,投资上避开风险区,瞄准那些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数据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的GDP增速为3.2%,而预测明年的GDP增速为4.4%,这个数据被美国的1%增速要高出整整3.4%,这说明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我们明年能够克服衰退困难,完成新的经济增长目标。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找到防疫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所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贯彻“发展是硬道理”,找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以最小的防疫代价,完成经济增长目标,毕竟防疫是为了民生,而发展经济,更是民生之本。
最后我想说,我们一定能够打赢防疫保卫战,经济保卫战!我们有信心,也有这个能力!天佑中华,中国加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