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盘保持震荡走势,一方面可能是节前效应,成交一般。另一方面,就像小帅昨天文章里说的,反转趋势可能并没有确立。未来一个月,外部因素的影响不能忽略。为了抵御外部可能的影响,国内对A股市场的首要任务可能是继续维持这种震荡走势,毕竟我们有限的资源还是要投入到稳经济、稳就业上面来。资本市场只要守住底线,不引发系统性风险即可。因此对资本市场,国内的目标应该是防大跌,而不是促反弹。所以6月份,还是应该耐心些。
今天继续讲估值方法,在《估值方法讲解——绝对估值法(一)》里小帅提出,绝对估值法有几个缺陷,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即“绝对估值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主要表现在:
1、对一家企业未来创造自由现金流能力的预测,有很大的主观性。也就是说在未来一定的周期内,这家企业究竟能够创造多少现金流,是很难预测准确的;
2、贴现率的选择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即每个人的选择,差个1%,最终计算的估值结果可能就差很多。
基于以上原因,绝对估值法在A股市场的应用不多,行业研究员们也更倾向使用以市盈率等指标作为比较基准的相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的应用范围也受限,对于成长股而言,企业正处于成长期,每年的财务指标变动都很大,所以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就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对于这些成长股,确实是不适合使用绝对估值法进行估值的。
但是对于那些企业经营模式稳定,现金流好的企业来说,每年的财务指标波动相对较小,这就给使用绝对估值法进行估值创造了条件。在A股市场,对应的企业类型就是家电、白酒、银行股和部分公用事业股(长江电力等)。其中,对于家电和白酒而言,更适合用自由现金流贴现的方式进行估值。而对于部分银行股和公用事业股,由于分红稳定,也可以应用股利贴现的方式计算估值。
不过也要承认,即便是对这些企业,仍然不能奢望去准确预测企业每年的自由现金流。毕竟,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既然绝对估值法的缺陷这么明显,那么到底该如何使用绝对估值法对企业估值呢?
我们进行股票投资,追求的应该是一个模糊的正确,而非精确的错误。对于绝对估值法来说,既然不能够准确地预测每年现金流创造,那么我们就应该将重点放在预测企业估值的极端状态,即最差情况下的企业估值水平。通过建立各种假设条件,预测极端状况下的企业未来现金流,并进行累加。这样就能够获得企业估值的极值。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相关标的,也能获得很大的安全边际。因为已经是最差情况下的估值,未来如果有改善的话,多余现金流创造能力也就成为了你额外的收益。
今天就以曾经的家电王者格力电器为例,使用绝对估值法估算一下格力电器的合理估值。
格力电器是曾经的优质白马股,每年的高分红也是A股其他公司的榜样,如果十年前投资格力,估计每年的分红都可以抵消当时的投资成本了。但自从完成私有化后,在经历了初期的拉升后,格力电器在转型升级方面进展得并不顺利,在手机、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投资也难言成功,主打产品仍然是空调。同时经销商体制改革也未见太多的成效。股价也一路走低,市值不断萎缩,并被美的超越。
前天在21年财报业绩说明会上,董明珠也坦言格力被空调绑架了,员工持股计划推进的也不顺利,虽然不会像老对手美的那样裁员,但是降薪是不可避免的。
显然,今天的格力电器仍然没有摆脱困境。但小帅认为,随着格力股价的腰斩,格力电器的估值已经接近了合理的水平。同时格力电器的营收规模还能够维持,高分红也依然在继续。仍然有一定的关注和投资价值。我们就以现阶段的情况为基准对格力电器的合理估值进行分析,为投资进行辅助决策。
首先,我们假设格力电器未来净利润不再增加,以21年的净利润为基础对未来十年格力电器能够产生的净利润进行贴现。这里面隐含了两个假设,即格力电器未来十年的存续期和以净利润代替自由现金流。
虽然房地产未来的增速会下降,空调这种跟随城市化建设的产品也会受影响。但是董明珠也提到了有大量机龄十年以上的空调也存在置换需求。所以即便格力在小家电、新能源等领域的拓展不顺,单靠空调产品,维持十年的存续期应该不成问题。这里小帅并没有计入家电下乡可能带来的增量,因为格力的产品偏贵,在家电下乡进程中,可能格力并不会收益。
此外,以净利润代替自由现金流进行计算,不仅仅是因为净利润在财报中可以直接获得,同时也是一种保守处理。因为净利润只是企业自由现金流的一部分。格力这种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的企业,在财务上作假的概率不大,所以格力电器每年的现金流创造应该是大于净利润的。
在贴现率的选择上,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我们散户可以锚定一个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作为自己未来的资金成本,同时也作为自己的贴现率指标。考虑到格力电器每年的分红率比较高,以今年为例(格力电器每年两次分红),分红产生的股息回报接近10%,所以以10%以下的贴现率进行贴现,都不会太亏。现阶段一些高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到达到7%,所以我们就使用8%作为指标,也是为了增加了一定的安全裕度。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计算。以格力电器21年财报中显示净利润为基础,即228亿。那么假设后续每年盈利水平都是228亿。22年的盈利贴现后就是228亿除以(1+8%),就是211亿。以此类推,分别得到195亿、180亿、167亿、155亿、143亿、133亿、123亿、114亿、105亿。将这10年贴现后的现金流累计,就得到1526亿。而如果将贴现率取5%,则计算出的估值就是1755亿。
截至昨天收盘,格力电器的市值是1863亿。也就是说,现阶段的格力电器市值接近我们计算的合理估值(实际上是一个极端条件下的估值)。将上述计算的绝对估值换算为股票价格分别是26元和29.89元。这也就意味着,现阶段格力电器是值得关注的,而且如果格力电器调整到30元附近,就可以考虑应用分笔买卖法去建仓第一笔。当然,这个价位仅供参考,每个人的分笔买卖原则和贴现水平不一样,各位可以按照自己实际情况去确定价位。
可以看出,单纯地使用绝对估值法计算公式进行估值并不难,难的是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和自身资金成本合理确定现金流和贴现率。各位应该重点关注小帅计算格力电器估值时采用的各种假设及相关分析依据,而并非只是关注计算的估值结果。
对于格力电器而言,上述有关贴现的假设只是做到了小帅认知范围内的保守,也不能保证就一定是极值状态,比如,经营状况的恶化导致净利润的下滑等等。
但是可以考虑到格力超高的分红回报,我认为格力电器作为价值股进行投资还是可以的。至于高分红是否会持续,小帅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是不用担忧的。因为格力私有化过程中,董明珠也向战略投资者进行了融资,同时董作为格力的大股东,每年超高的分红可以保证她能够偿还这些融资,也就是说通过融资去私有化格力获得格力集团退出时留下的股份,通过分红所得去偿还融资,最终扩大了自己的股权。所以只要董明珠还执掌格力,高分红就应该还会持续。
总之,按照绝对估值法进行估值,重点就在于建立企业极端状态下的现金流假设。这需要对企业及所处的行业发展有较深的认识才行。绝对估值法只是一个工具,而建立这些工具应用的前提才是投资者应该下功夫去研究的重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