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原内配发布2021年一季报,公司2021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92.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86.71万元,同比增长67.03%,每股收益为0.1100元。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先进的动力活塞组件系统供应商,世界知名的端对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公司及下设子公司主要业务为气缸套、活塞、活塞环、轴瓦等内燃机的核心关键零部件,为全球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军工等动力领域提供绿色、环保、节能气缸套及摩擦副的全套解决方案。作为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具备行业内特有的科研优势、质量优势、装备优势、物流优势及市场优势,具备批量生产国六、欧V 、欧VI标准气缸套的能力。公司已实现与国际汽车及发动机公司实现同步研发与设计,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气缸套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每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数百项实现产业化,满足欧Ⅵ排放标准和绿色制造要
求,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公司始终以质量“零缺陷”引领内控管理体系,与欧美知名汽车及发动机公司同步实施ISO9001&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精益生产、ERP、CRM、PLM等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满足客户个性化审核要求,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公司主要产品
1、气缸套业务
公司气缸套业务主要由中原内配和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开展, 气缸套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为全球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军工等动力领域提供绿色、环保、节能气缸套及摩擦副的全套解决方案。公司拥有世界500强级的战略合作伙伴,涵盖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康明斯、约翰迪尔、德国奔驰、瑞典沃尔沃、意大利菲亚特等及一汽、东风、上汽、潍柴、重汽、玉柴、长安、一拖、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以客户管理为核心的大数据、物联网管理体系。连年获得“优秀供应商”、“钻石供应商”、 “优秀质量奖”、 “同步研发奖”等诸多客户荣誉。
2、活塞业务
公司活塞业务主要由中原内配和全资子公司中内凯思汽车新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开展,中内凯思引进德国莱茵金属集团国际先进的钢质活塞制造技术和生产线,采用独特的摩擦焊接技术,生产满足国六(欧Ⅵ)以上排放标准的钢质活塞,公司生产的钢质活塞相比传统铝活塞,具有高强度、高疲劳性能和轻量化、超低压缩高、双内冷油道的结构,协助整机有效降低燃油耗和CO?排放,产品填补了国内钢质活塞生产的空白,可实现与主机厂同步研发提供配套服务,成为国六中重型柴油发动机方向性和必然性选择。
中内凯思秉承科技优先的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目前主要客户有一汽锡柴、中国重汽、福田康明斯、玉柴等国内高端主机厂,2020年中内凯思被中国重汽授予“银牌供应商”,中内凯思的高速健康发展为产品升级换代提供强大动力。
3、活塞环业务
公司活塞环业务主要由中原内配和控股子公司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南京飞燕拥有美国、白俄罗斯等先进的熔炼、造型设备,荷兰等国际先进的表面处理设备,日本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日本、瑞士、德国等国家先进的检测设备,国内一流的铸造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氮化生产线、喷钼生产线、电镀生产线、渗陶等生产线。长期为一汽锡柴、广西玉柴、扬柴、云内、江西五十铃、常柴、新柴、全柴、龙口大川、廊坊康太斯、美联等国内一流内燃机及制动泵主机厂配套;与德国马勒、美国通用、辉门等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合作,产品远销美洲、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4、其他
(1)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汽车电控执行器及其控制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汽油尾气阀门电控执行器、柴油机智能型电控执行器、 汽油机可变截面电控执行器以及控制系统等。目前已进入Garrett(盖瑞特)、BorgWarner(博格华纳)、BMTS(博马科技)、MHI(三菱重工)、长城(蜂巢动力)、湖南天雁、宁波丰沃等国内外主流增压器供应商体系,获得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等多家国内知名汽车发动机项目搭载定点。其汽油机涡轮增压器电控执行器系列产品实现了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通过更大的关紧压力、更快的加速响应、更高的燃油经济力,减少发动机排放,提高了经济性。满足国六排放要求,成为国内率先进入国际主流涡轮增压器供应商体系的电控执行器生产企业。
(2)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鼎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独立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珩磨砂条、数控刀具、锪钻、珩磨磨头、数控刀杆等工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公司拥有一支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开发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可靠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3)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轴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各类型柴油机和汽油机轴瓦、衬套、止推片等系列产品,具有30余年的轴瓦生产历史。
1、行业发展状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汽车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在巨大的冲击下,全行业同舟共济,不畏艰难,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加快转变营销方式,积极促进汽车消费,汽车市场逐步复苏,全年产销增速稳中略降,基本消除了疫情的影响,汽车行业总体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5.5和6.3个百分点。
(1)乘用车年度产销同比下降:2020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99.4万辆和2017.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5%和6%,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2.7和3.6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占汽车产销比重达到79.3%和79.7%,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3.7和3.5个百分点。
(2)商用车年度产销呈现大幅增长:2020年,受国Ⅲ汽车淘汰、治超加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的拉动,商用车全年产销呈现大幅增长。2020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3.1万辆和513.3万辆,首超500万辆,创历史新高,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8.7%,产量增幅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比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分车型产销情况看,货车是支撑商用车增长的主要车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477.8万辆和
46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9%和21.7%;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5.3万辆和44.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
5.6%。
(3)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创历史新高: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下游应用最大的市场为汽车市场。总体来看,2020年汽车行业表现大大好于预期,主要基于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的支持、行业企业自身不懈的努力以及市场消费需求的强劲恢复。与此同时,内燃机行业技术升级加速,经济性、动力性、环保性、安全性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加上全球化采购体系的日益完善,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
公司顺势而为、谋势而动,深入战略布局,致力于打造以气缸套为核心,以“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轴瓦”为战略支撑的内燃机摩擦副零部件模块化供货模式,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未来,公司仍将坚持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完善延伸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条;加速发展智能制造、智能驾驶和汽车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和军工等新兴领域,倾力打造国际化、世界级企业。
(五)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业绩驱动因素
1、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全球化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整车企业面对市场要求和产品研发生产上的诸多新问题,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对所需的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择优采购。而世界各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降低成本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手段。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缺乏产品成本优势,导致跨国企业逐步将零部件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部分向低工资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我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成为吸引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给当地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商机。
2、系统化、模块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零整格局的演变,整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普遍使用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整车厂所要求的零部件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零部件供应商,而是能够给整车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整车企业专注于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开发及装配技术的提升,并面向全球进行零部件采购,零部件行业则接替了由整车企业转移而来的制造和研发任务,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参与整车企业同步研发,并实现大规模生产、模块化供货,一家零部件企业面对较多的整车制造企业,以满足整车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需求。
3、注重节能减排、提高燃油效率
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凸显,全球主要汽车工业国家纷纷推出更为严苛的排放标准,节能减排已成为全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研发的主要课题之一。近年来,零部件企业已针对节能减排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突破,其中动力总成零部件行业更是产业进步的排头兵。在发动机方面,缸内直喷、涡轮增压、优化进排气设计等技术使得发动机燃油效率大幅提升;在变速箱方面,DCT、CVT、AMT、6AT、8AT、9AT 等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动力传输效率显著提升。此外,零部件的轻量化也是汽车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之一。汽车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高 6%-8%。对汽车节能环保、提高燃油效率的需求将成为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进步的主导力量。
4、优势企业市场份额渐趋集中
专业化分工日趋细致的背景下,整车厂商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行业内形成了多层次分工的金字塔结构。随着零部件企业集团化的不断深化,汽车行业已日益形成少数几家零部件企业垄断了某个零部件的生产,而提供给多家整车厂商的结构。
5、智能化、电子化
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将汽车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的控制和故障诊断以及音响、通讯、导航等方面,使整车的安全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舒适性得到很大提高。整车电子化零部件的比重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大,是产品高附加价值的具体体现。未来汽车电子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智能化、电子化汽车的需求将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增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面
1.日线走势看经过前期一波上涨后持续下跌调整,近期主要是依托20日线的支撑展开的震荡反弹为主,目前在回踩60日线位置受到支撑后开始反弹重新站上了250日线位置!
2.周线走势看经过前期一波上涨后持续下跌调整,近期主要是围绕60周线位置受到的宽幅震荡为主,目前反弹站上了60周线位置,上方受到250周线位置的压制!
3.月线走势看经过前期一波上涨后持续下跌调整,近期主要是围绕20月线位置展开的横盘震荡为主,目前在回踩20月线受到支撑后开始反弹,上方受到90月线和60月线位置的压制!
4.低市盈率,公司业绩持续保持增长!
5.公司主营业务为内燃机汽缸套的研发生产销售!
6.股东户数看总体维持稳定,筹码集中!
7.十大股东看以个人持股为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