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1月30日至2月3日的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0.03,较春节前一周交易日均值下降0.20。从最近一轮宽松周期来看,中国金融条件指数于去年10月底达到阶段性底部,并且自2022年11月上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以来,金融条件指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年内指数基本保持稳定,围绕0上下浮动。
春节假期后首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充沛,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在1月末经历短暂的向上波动之后回落至常规水平,其中R001与DR001分别回落至1.38%和1.27%的历史低位,R007与DR007利率整体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较节前显著减少。除了1月末为了应对市场利率短暂上行而单日投放了4710亿元的7天逆回购之外,2月3日央行7天逆回购的投放规模已下降至单日230亿元。14天逆回购在春节假期后退出市场。
上周,债券市场发行额与净融资额同步回升至节前水平。其中,上周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9953.19亿元,债券市场总净融资额为6193.34亿元。从发债主体来看,政府部门依然是年内拉动债券融资的主要动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从债券二级市场来看,上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与节前相比几乎全线走低。受货币市场流动性充沛的影响,短端国债收益率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从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来看,截至2023年2月3日,整条国债收益率曲线已几乎高于去年同期,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今年中国经济重启的乐观预期。
节后首周,A股融资总额仅为220.57亿元,A股年内累计募集资金1308.55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862.12亿元。从二级市场来看,上周A股成交量大增,分别于1月30日、2月1日以及2月2日突破1万亿元大关,周内日均成交量为9841亿元,较节前上升30%以上。A股加权市盈率持续上升,上周A股平均市盈率为18.86,较节前上升2.8%。
正文
一、中国金融条件指数概况
在1月30日至2月3日的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0.03,较春节前一周交易日均值下降0.20,年内指数基本保持稳定,围绕0上下浮动。
从指数的成分指标来看,上周货币市场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关键因素。春节后首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显著回暖,日度成交量由4万亿元快速回升至6万亿元以上,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同步下降,R007与DR007利率再度回落至政策利率下方。债市与股市之间存在“跷跷板”现象,即信用债利差走高的同时伴随着股市市盈率的上升,反映金融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提升。
从历史数据来看,以2015年至今的指数走势作为参考范围,目前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处于稳健中性水平。从最近一轮宽松周期来看,中国金融条件指数于去年10月底达到阶段性底部,并且自2022年11月上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以来,金融条件指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指数处于稳健中性区间。
二、货币市场
春节假期后首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充沛,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在1月末经历短暂的向上波动之后回落至常规水平,其中R001与DR001分别回落至1.38%和1.27%的历史低位,R007与DR007利率整体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较节前显著减少。除了1月末为了应对市场利率短暂上行而单日投放了4710亿元的7天逆回购之外,2月3日央行7天逆回购的投放规模已下降至单日230亿元。14天逆回购在春节假期后退出市场。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春节后首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先升后降,单日7天逆回购投放规模由1月31日的4710亿元下降至2月3日的230亿元。14天逆回购在春节假期之后退出市场。
2、货币市场成交量与利率
虽然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规模较节前减少,但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裕,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由1月31日的3.3万亿元上升至2月3日的6.6万亿元。隔夜回购利率呈现先上后下的走势,R001利率于1月31日达到周内最高值2.43%,DR001利率于2月1日达到周内最高值2.10%,在月末央行扩大流动性投放之后,R001与DR001同步下行,分别于2月3日降至1.38%和1.27%。
7天回购利率上周同样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趋势,无论是R007还是DR007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1月31日,R007与DR007利率分别达到2.30%和2.15%,两者后于2月3日回落至1.91%和1.82%。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层的现象明显缓解,具体表现在R007与DR007之间的差值回落至10bp以下,而在去年年底该差值一度高达200bp以上。
三、债券市场
上周,债券市场发行额与净融资额同步回升至节前水平。其中,上周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9953.19亿元,债券市场总净融资额为6193.34亿元。从发债主体来看,政府部门依然是年内拉动债券融资的主要动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
从债券二级市场来看,上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与节前相比几乎全线走低。受货币市场流动性充沛的影响,短端国债收益率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从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来看,截至2023年2月3日,整条国债收益率曲线已几乎高于去年同期,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今年中国经济重启的乐观预期。
1、债券市场发行
上周,债券市场发行额与净融资额同步回升至节前水平。其中,上周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9953.19亿元,债券市场总净融资额为6193.34亿元。从发债主体来看,上周政府部门与金融部门债券发行占比明显上升,两者分别达到4229.31亿元和4861.40亿元,非金融企业部门单周债券发行量仅为862.49亿元。
从债券余额同比增速来看,自去年11月债券市场面临剧烈调整、理财产品遭遇赎回潮以来,债券发行情况逐渐遇冷,截至今年年初仍未有明显改善,年内各部门债券余额增速均明显低于往年。截至2月5日的一周,政府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3.5%,较2022年同期增速下降2.2个百分点;金融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7.9%,较2022年同期下降7.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降至-0.7%,较2022年同期增速下降9.5个百分点。
2、债券收益率走势
1)利率债
上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与节前相比几乎全线走低。受货币市场流动性充沛的影响,短端国债收益率的下降幅度较为明显,其中1月期、3月期与6月期国债收益率较节前分别下降10.57bp、6.66bp和6.78bp。从中长端国债收益率来看,5年期、10年期与2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较节前下降3.67bp、3.88bp和1.16bp,30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稳定。从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来看,截至2023年2月3日,整条国债收益率曲线已几乎高于去年同期,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今年中国经济重启的乐观预期。
上周国债期限利差小幅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短端国债收益率下降幅度大于长端国债收益率所导致的。截至2月3日的当周,10年期与1年期国债的期限利差均值为74.39bp,较前一周下降2.44bp。
2)信用债
上周,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涨跌不一。具体来看,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收益率下降4.44bp,5年期公司债收益率上升3.67bp,5年期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下降0.11bp,5年期中票收益率下降1.75bp。
从信用利差来看,上周信用债与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普遍上升。在AAA级债券中,企业债与国债收益率差与节前基本一致,公司债与国债收益率差上升7.34bp,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收益率差上升3.56bp,中票与国债收益率差上升1.92bp。
四、股票市场
节后首周,A股融资总额仅为220.57亿元,A股年内累计募集资金1308.55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862.12亿元。从二级市场来看,上周A股成交量大增,分别于1月30日、2月1日以及2月2日突破1万亿元大关,周内日均成交量为9841亿元,较节前上升30%以上。A股加权市盈率持续上升,上周A股平均市盈率为18.86,较节前上升2.8%。
1、一级市场
上周,A股融资总额仅为220.57亿元,低于春节前水平。从4周滚动平均融资额来看,上周A股融资的上升趋势有所走弱。截至2月5日,A股年内累计募集资金1308.55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862.12亿元。
2、二级市场
上周A股股指涨跌不一。从主要股指风险溢价(股指同比变化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看,自2022年12月下旬起股市的风险偏好快速上升,截至2023年2月3日,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的风险溢价分别为-5.81%、-14.86%和-14.20%。
上周,A股成交量大增,分别于1月30日、2月1日以及2月2日突破1万亿元大关,周内日均成交量为9841亿元,较节前上升30%以上。A股加权市盈率持续上升,上周A股平均市盈率为18.86,较节前上升2.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