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有句话叫做VC投资就是赌博,赌赢了翻百倍千倍,赌输了血本无归。
据统计数据,仅中国风投资金在百亿以上规模的投资基金就是8000家之多,全世界就更多了,这些巨额的资金每天都在不断的找投资项目,到底有哪些投资最成功的案例呢?
我们来盘点一下近几年回报最好的12个我国的VC投资案例
1、阿里巴巴
中国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 2014 年在美国上市,募资 220 亿美元,在创造有记录以来最大 IPO 的同时,也成就了其背后的投资人股东日本软银。
在 2000 年软银斥资 2000 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获得 34% 的股份,在 IPO 当日软银是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持有 34.1% 的股份,以 IPO 当日收盘市值 2310 亿美元计算、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市值超过 600 亿美元、回报超过 3000 倍,即便到目前,软银仍持有阿里巴巴 29% 股份。
2、京东
京东于 2014 年 5 月在美国上市,当天收盘市值约 290 亿美元,给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及操盘手徐新带去巨额回报。
在 2006 年刘强东计划募资 200 万美元、今日资本投资了 1000 万美元;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时挺身继续加投,今日资本在京东累计投资了约 3000 万美元,在京东 IPO 当日持有 7.8% 的股份,不考虑此前是否卖过老股、以 IPO 当日收盘价计算、今日资本持有的股份价值超过 26 亿美元、实现超过 150 倍的回报。
3、UCWeb
UC 被阿里巴巴在 2014 年收购,对公司约 47 亿美元的估值创造了当年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交易。早期投资机构晨兴创投、策源资本收获很大,当然最大的还是收购方阿里巴巴自身。
从 2009 年 B 轮时就开始投资 UC、并不断加注累计投资 6.9 亿美元获得了 UC 66% 的股份,并购更为主动,更重要的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补足了短板。很难说收购 UC 是直接的影响因素,但阿里巴巴的估值确实从 2012 年的 350 亿美元飙升至 2014 年 IPO 时的 1680 亿美元。
4、中芯国际(SMIC)
严格说中芯国际并不是给海外投资机构带去最大回报的公司、却是被美国 VC 机构认为存在「Geopolitical Risks(地缘政治)」风险的投资、同样值得投资人关注。
2002 年美国投资机构 NEA 投资中芯国际 9000 万美元、在 2003 年又投资了 3000 万美元,这笔总计 1.2 亿美元的投资,不到 2 年的时间、在中芯国际 2004 年 IPO 上市当日带来了超过 10 倍的回报。
5、美图
美图秀秀 2016 年在香港上市、募资 6.3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49 亿美元,创造了当年港股科技公司最大 IPO。这对其 A 轮投资机构创新工场而言,带去了超过 40 倍的回报。
6、趣店
趣店是中国这波互联网金融创业浪潮的典型公司,虽然现在说这家公司成功、还为时尚早,但对投资机构而言、却是一笔好买卖。
趣店很好的融合了创业热点、快速融资、关键战略合作伙伴,于是在创立不到 4 年的时间里就上市,2017 年 10 月 IPO 募资 9 亿美元、市值超过 110 亿美元,其早期投资机构蓝驰获利颇丰,从 A 轮一直追投最后一轮的源码资本、战略入股并且给予很大流量及资源的蚂蚁金服同样获得不错的回报。
7、神州优车
神州优车和趣店一样,融合了创业风口(共享租车)、快速融资并挂牌(成立不到 2 年)、关键战略合作伙伴(脱胎于神州租车),典型的资本游戏背后带来了很大的资本回报。
神州租车在 2015 年 1 月正式发布神州专车业务、成立神州优车,半年后获得 2.5 亿美元 A 轮投资、估值 12.5 亿美元,其中神州租车出资 1.25 亿美元、另外 1.25 亿美元来自于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联想控股;3 个月后又获得 5.5 亿美元的 B 轮投资、估值 35.5 亿美元;2016 年 7 月神州优车挂牌新三板,估值 55 亿美元。
神州优车赶上滴滴出行、Uber 中国的出行大战,获得融资红利,不仅对于神州租车而言回报颇大,对于华平投资、联想控股也是如此。
8、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NIO)2018 年 9 月在美国上市、IPO 当日市值接近 68 亿美元。对于其早期投资机构高瓴资本、顺为资本、愉悦资本等而言,是个相当好的回报。当然 CB Insights 之所以提到小牛电动、更重要的看到腾讯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布局和回报。
电动汽车是中国这几年非常火热的一个创业方向,腾讯也不想错过,在蔚来汽车 IPO 的时候,腾讯仍持有 15.2% 的股份。再加上 2017 年腾讯曾斥资 18 亿美元收购 Tesla 5% 的股份,这些资本动作加起来,预计腾讯期待在电动车领域也享受红利和回报(腾讯其实还投资了威马汽车、爱驰汽车、拜腾汽车等)。
9、美团点评
美团点评 2018 年 9 月在香港上市,募资 42 亿美元、IPO 当日市值 550 亿美元,对于红杉资本而言手里持有的股票市值达到 49 亿美元、回报也超过 12 倍。
红杉中国(Sequoia Capital China)在 2010 年美团刚成立时就不断投资美团、并持续加注累计投了超过 4 亿美元;同时红杉还是大众点评的早期投资方,在 2015 年双方的合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0、小米
小米 2018 年 7 月在香港上市,募资 60 亿美元、市值达到 540 亿美元,最大的赢家当属 8 年陪跑小米的晨兴资本,整体回报超过 40 倍,如果用 A 轮的 500 万美元计算、则是高达 866 倍的回报。
11、拼多多
拼多多 2018 年 7 月在美国上市,募资 16 亿美元、市值接近 300 亿美元,成立仅仅 3 年的拼多多、背后的投资人得到了很高、很快的回报。
无论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段永平、丁磊、王卫、孙彤宇,还是早期投资人高榕资本、IDG 资本,又或者 B 轮后不断加注投资的腾讯、红杉资本中国都是一个很好的回报。
当然最重要的回报当属腾讯,财务回报上腾讯在拼多多上市时持有 17% 的股份、超过 50 多亿美元;战略回报上一方面对自家微信而言是个很好的商业化方向、平台效应,另一方面则是在电商加大布局、给阿里巴巴带去很大压力。
12、饿了么
饿了么在 2018 年 4 月被阿里巴巴 95 亿美元现金收购,在创造当年本地生活领域最大并购交易额的同时,饿了么背后的投资人金沙江、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回报、而且是现金的回报。要知道饿了么投资人朱啸虎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一笔全现金收购。
饿了么成立于 2008 年,对创业者而言是个 10 年的回报,对投资人而言也有 8 年的时间。在 2011 年金沙江投资 A 轮,到后来经纬、红杉相继投资;而后在 2015 年随着外卖大战开启,腾讯、京东、滴滴、阿里巴巴等不断投资加码,最终成就饿了么。
阿里巴巴在收购饿了么之前已经拥有 43% 股权,后面在和美团、腾讯博弈的过程中,最终决定全资收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