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40岁如何理财能做到老有所养(规划养老的5个要点解析)

40多岁的朋友,基本完成了工作、结婚、买房、生育四件人生大事,也是时候为自己的养老作打算了。

虽说有了空余的精力和财力,很多朋友却还是不知道准备养老该从何下手,不知道怎么规划才合理?

一是市场环境不好,二是身后还有一家老小,大家都特别谨慎,毕竟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今天这篇文章,就想和这个阶段的朋友,聊聊如何准备养老,主要内容如下:

  • 开始准备养老前,记得做好这2点
  • 40岁准备养老金,特别关注这3点
  • 想过更好的养老生活,这个办法可以考虑

 

开始准备养老前,记得做好这2点

谈到养老规划,既然是“规划”,就不能随随便便就盲目开始。我们不妨先来盘一盘,自己有没有做好以下两个“准备工作”:

1、关注健康风险,做好当下的基础保障

“中产和破产、小康和贫穷之间,只差一场病。”

很多家庭其实都承受不起一场大病,特别是人到中年之后,身体不如从前,就更要关注到年轻时可能会忽略的健康问题。

为了更无“后顾之忧”,除了做好定期体检外,也应该先做好当下的基础保障。我们常说的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就能起到抵御疾病风险的作用。

  • 百万医疗险: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报销高额的医疗费用,且价格不贵。
  • 重疾险:患了合同约定的重疾或达到某种疾病状态,直接赔付一笔钱,来弥补收入损失。

如果想转移意外和早逝风险,还可以配置上意外险和定期寿险,搭建更全面的保障体系。

2、确定需要多少钱,才能体面养老

大多朋友都交养老社保,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每月能领一笔养老钱。一般来说,交得多领得多,它确实能分担部分养老压力,但光靠它就不太现实了。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为2987元/月;而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仅有179元/月,这笔钱实在很难满足日常所需。

所以,如果想保证养老生活质量,咱还需要自个合计攒钱补充。

那到底需要攒多少钱,才足够养老呢?不妨举个例子来看。

王先生今年40岁,他考虑到:自己在国企单位上班,预估退休后,每月能领5k左右的社保养老金;那想生活再滋润点,每月到手8k应该足够了,自己就每个月多准备3k块

按照退休后再活20年来算,那需要的钱总共是3k*12*20=72万左右。

不过,这个金额不是固定的,如果再考虑到通货膨胀、长寿风险,或者想更加宽裕,也可以再增加资金进行规划。

可能有朋友会想:需要准备这么多钱,压力还是挺大的。

其实,我们不需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可以考虑分期准备;而且在退休前,这笔钱也有一定的增值空间。

比如说王先生是65岁退休,也就是25年后,如果本金能按3.5%的复利增长,现在需要准备的钱就是72w/(1+3.5%)^25≈30.47万。

大家可以参考王先生的例子,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我们不仅要看需要多少钱养老,也要看自己当下能拿出多少钱来规划。

比如说,要考虑到收入、负债情况,子女抚养教育、父母赡养等方面,特别是房贷、车贷等硬性支出,要留下足够的钱来应对。这里也提醒大家,千万别为了准备养老,影响了家庭基本生活。

做好上面2个准备后,我们就可以来进一步了解准备养老金需要注意什么。

 

40岁开始准备养老金,特别关注这3点

毕竟养老是长期储蓄的规划,“谨慎”总不会出错。

那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考虑,进行合理的规划呢?下面总结了3个方向,可以特别关注。

1、安全稳健,且有一定的增值空间

芒格讲过很经典的一句话: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什么地方,我就不会去那里。

而40岁后的投资规划亦是如此,知道风险在哪里,就不往哪里去;毕竟,40岁不像20岁时可以轻易地从头再来,人生“稳”字当头。

养老资金属于中长期的刚性支出,我们更建议用安全、稳健的方式准备。

像股票等的投资,有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会更适合理财经验丰富的朋友考虑。

又或者说,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风险偏好,做好投资规划,比如用10%的资金买入这类投资,就算是亏了影响也不会太大。

而如果只作定期储蓄又不太靠谱,在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很可能跑不赢通胀,毕竟养老钱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增值空间。

2、人均寿命提高,养老金要能对抗长寿风险

根据《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

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这在健康事业方面肯定是好事。

但如果从养老角度考虑,不少朋友都有过担心:如果人还活着,但养老钱提前用完了,该怎么办?这类的长寿风险,在部分发达国家尤为显著,晚年致贫是一道难解的题。

所以,我们在考虑养老时,也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来,特别可以关注下自己家族有无长寿基因,在准备养老资金时作更长远的考虑。

3、鸡蛋别放同一个篮子,多方式多渠道准备

前面就提到说,光靠社保养老不太现实,咱们要做多手准备。

若是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盈利时确实会赚,但输了便血本无归。

那可以考虑哪些渠道呢?

比如我们可以买一些安全系数较高的理财,像银行存款、国债、储蓄型保险等,再搭配些收益高点的产品,像基金、股票……

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国家推行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每年每人可以存入1.2万块,还有相应的抵税优惠。

 

想过更好的养老生活,可以考虑这个办法

基于前面提到的3个特别关注点,其实养老年金险是个不错的补充养老选择,它能做到:

  • 每年/每月固定拿到一笔钱:退休后,保险公司每年/每月都会固定打一笔钱到账户上。
  • 活到老,领到老:选择保终身的产品,就能一辈子领钱。

那我们该怎么买,退休之后又能拿出多少钱呢?这边也给大家举一个实际操作的例子:

假设房先生今年40岁,一直有交职工社保,现在每年能拿出10万块左右的闲钱,做养老规划,想退休后能领多一份养老钱。

房先生家族中有老人比较高寿,活到八九十岁,那基于长寿风险的考虑,他也希望养老规划能更加长远。

我们给他选择了一款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年金险——养多多3号(版本一),这款产品可以终身领取,活多久领多久,能较好地应对长寿风险。

他选择每年交10万块,连续交5年,随后这笔钱就一直放着增值,等到退休了再拿出来用。

 

按照这样的缴费方式,那退休后能拿多少呢?

如果按年领取,每年领6.05万;如果选择月领的方式,则每月能领到5143块,再加上自己能领到社保养老金,房先生觉得自己老年的生活需求应该能满足。

另外,自己如果中途发生意外,家人也能领取身故保险金。

最近年金险等储蓄型保险确实很火,有的朋友就担心,盲目上车会不会后悔?

相比三年期、五年期的银行存款等理财产品来看,这类保险的流动性确实比较差,前几年退保会有一定损失

所以,这笔钱最好也是未来几年都不会用到的闲钱,短期内不需要取出;而年金险也比较适合想要强制性储蓄、偏好稳健理财的朋友考虑。

 

常见疑问答疑

从目前大环境来讲,银行利率逐年下行已是大势所趋,而相较于银行存款,年金险可以锁定长期利率的优势就很明显,那有朋友就会比较关心:

Q:以后有闲钱,还可以追加投入吗?

要看具体的产品,是否支持“加保”。

有些产品会把加保规则明确写进了条款里,那后续经过保险公司审核同意,就能够继续追加投入一些钱。

但有一些产品是不支持,或者没有明确写的,后期就有可能加不了。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过于依赖加保功能,最好是提前做好资金的规划

 

写在最后

以前觉得40岁考虑养老太早,真到了40岁却有朋友觉得考虑得太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养老准备越早开始越好。同样是60岁开始养老,如果40岁开始准备,那起码还有20年时间,能给资金相对充分的时间增值。

但真等到五、六十岁才开始准备,资金增值时间变短,获得的收益也没有那么高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