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600万如何投资(资产超600万都买什么)

昨天,胡润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财富报告,国内600万资产“富裕家庭”数量首次突破500万户。数量的增长没什么让人意外的,比较有意思的是,现在高净值人群更加年轻化,平均年龄37岁,相比两年前降低了三岁,并且,他们的风险偏好,是越来越低了,关注的投资产品也大有不同。

 

房产依然排名第一,但比例下降

 

《财富报告》显示,住宅投资依旧是高净值人群未来三年最青睐的投资方向,15%的高净值人群选择在未来三年增加住宅投资,但该比例较去年的23%下滑8个百分点。

 

毕竟房产在过去20年当中可以算是最好的投资品种之一,有钱人爱买房投资这也是一种社会共识。就连在资本市场驰骋多年的希瓦掌门人“大金链子”梁宏也不例外,前两天他就在雪球也另一位大V就房价问题进行了讨论。

 


 

梁宏大概是把对股票的钻研精神发挥到了看楼盘上,对房产的研究还是蛮深刻的,特别是江浙沪板块,各个豪宅楼盘的信息他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当然,梁宏也表示买房只是他的兴趣爱好,主业仍然是私募。

 

上半年的深圳,最近的上海,买房的热潮就没有断过,主要还是因为房价依然在稳步上涨。

 

这是1月最新的全国房价排行榜,四大一线城市平均房价同比增长都在9%以上,其中深圳涨幅最大,同比增长32.7%。

 

虽然房价这几年收益表现不如权益市场,但胜在稳定,2017年-2019年大部分地方房价虽然没怎么涨,但至少也是横盘。

 

最近房价上涨其实还有一个逻辑,就是去年股票市场的止盈资金入楼市。

 

因为国内的房市和股市基本属于跷跷板效应,也就是当股市好的时候,房市低迷,而当房市低迷时,股市行情就好,大多数人最熟悉的投资渠道也就这两种资产类别。

 

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牛市中赚到钱以后落袋为安,然后立即买房,这样操作的结果至今都是对的,看起来简单粗暴,但能做到的人并不多,毕竟大多数人都想赚“股市里最后一个铜板”,然后高位被套。

 

即便如此,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以后大部分地区的房产收益率会大幅度降低,虽然投资房产在今年的富人调研中仍然排在第一,但与后面几个资产类别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

 

资金去哪里了?

 

在《财富报告》中,未来偏向房产投资的富人少了8%,一般来说,大家会想当然觉得他们应该是偏向去炒股了。

 

确实是跟权益类市场相关,但不是自己炒股,而是选择买基金。

 

去年基金的收益吸引了一部分高净值客户的关注,炒股收益不如炒基金开始成为共识,未来三年愿意投向基金的富人比例从去年的9%上涨到14%,仅次于房产。

 

而富人在权益类基金的首选就是私募,得益于A股市场火爆,2020年私募基金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截止到2020年底,私募基金总管理规模达15.97万亿元,一年大幅增加了1.3万亿元。

 

除了规模大增之外,私募去年的表现也十分出色,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2020年近1.5万只私募基金,平均回报率达到30%。

 

由于资管新规的出台以及非标转标的推进,能跑赢通胀的投资标的越来越少,很多信托、银行理财的高净值人群也“被逼”投向基金的怀抱。

 

而房产虽然没跌,大部分区域房价也是稳步上涨,但各项严控房价的政策出现,让房产的流动性极具降低。

 

很多地方新买一套房之后想转手,需要等三年甚至更久,高净值家庭普遍对资产有流动性需求,虽然以后配置房产的资金肯定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前面的这些因素最多也就是迫使大家进入权益市场投资,但核心原因在于自己炒股票收益不如基金高。即便是去年大好的行情,当遇到一定波动时,大部分散户都拿不住股票,然后追涨杀跌,最终扑街。

 

别看基金买的热火朝天,从实际的数据来看,高净值人群越来越稳了,在投资方向上,他们现在更看重财富的安全和归属,风险偏好降低,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群体更为谨慎,45岁以上群体更为进取。

 

这和以前了解的常识不太一样,正常来说应该是年轻人相对激进,而随着年纪增长,对风险普遍会更加厌恶。

 

数据只能说明这届有钱的年轻人很珍惜自己的“本钱”,在投资上会更加谨慎。

 

打不过,就加入

 

在这份财富报告里,最有意思的是对股票感兴趣的高净值人群比例维持不变,依然有11%,这说明韭菜一直在,所以机构的超额收益除了优质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增长以外,这群“自信的韭菜”也功不可没。

 

一句话概括其中大部分非专业股票投资人士,你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不割你割谁?

 

几个月前,厂长给一个朋友配了套公募基金组合,他不信邪,觉得各个行业的龙头估值过高,基金抱团会瓦解,自己非要买中小盘、二线龙头这类,然后就遇到了股灾式上涨,至今被深套,后悔莫及。

 

现在A股机构化还是大方向,打不过可以加入的,有时候盲目的自信硬扛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顺势而为,配置一部分基金,赚钱更加轻松高效。

 

厂长说的加入,不光是身体上加入,更是思想上的加入,有的人呢,肉体来了,灵魂还在股市里,拿炒股那一套买基金。

 

有的看半导体涨的凶,杀进入,结果跌懵了:

 

下面这几位,明显就已经具备了买基金的心态了,玩长线:

 


 

如果再有风险对冲意识,那么,基本是一个合格的基金投资者了。

 

即使打赢了,相比炒股,买基金赚钱,也是更加省心省力。

 

2015年,厂长在股市大赚一波后,也是转战基金和楼市,钱基本放里面了,现在就是平常做做场内外基金套利、港股打新,体验下交易快感的样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