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投资最重要的事有哪些(投资最重要的7件事分析)

今天来讲讲《投资最重要的事》这本书,本书的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橡树资本管理公司的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

 

霍华德·马克斯和沃伦·巴菲特非常相似,他们投资理念接近,长期的投资业绩都很优异。

霍华德·马克斯所创办的橡树资本,如今管理的资金规模已高达1000亿美元,并在过去的22年中,实现了年化19%的辉煌业绩。

他们俩还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全球的投资人都非常期待巴菲特每年写给他股东的信,而专业投资人也同样非常期待霍华德先生写的投资备忘录。

我记得在2017年的11月份,当时霍华德·马克斯先生陪同特朗普总统访华,在他繁忙的行程中,他唯一增加的一站就是来到了诺亚财富,为客户们做了一场演讲。

这不仅是因为诺亚和橡树资本有业务合作,更重要的是霍华德先生喜欢诺亚的投资理念以及他们对于投资者教育的重视。

我也有幸与霍华德先生一起共进午餐,当时我记得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

“美国股市已将近10年的牛市,现在的估值相对较高,大家都觉得风险即将来临,那么您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大师,您会如何去把握,叫做‘stay with the bubble‘。

就是明显股市是有泡沫有风险的,可是我们还是要继续我们的投资保持一定的仓位,同时我们又要高度警惕即将来临的风险,那么我们怎么样在实际操作中去保持这种平衡呢”。

 

我记得霍华德先生略微沉思了一下,他说其实这个问题是每一个投资人,尤其是管理巨额资产的投资团队,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抉择,这就是为什么投资有相当多的艺术和直觉的成分。

具体他回答了三点:第一,尽可能控制仓位,投资那些业绩长期优异的资产;第二,配置一部分不受周期影响的另类风险资产;第三,加大类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就是投资有它一定的系统框架和规则,但同时也有非常艺术和直觉的部分。

《投资最重要的事》这本书,收录了霍华德·马克斯过去20年写的投资备忘录的精华。很少推荐投资书籍的巴菲特评价说: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有用的书,因为这本书能够帮助投资人建立起一个稳妥的投资思考框架。

我本人一直在我们以诺教育的财富学堂教授投资哲学这门课,而霍华德·马克思的这本书对于我形成系统性的投资思考框架起到了极大的奠基性的作用。

全世界的投资人梦寐以求的一个目标就是长期的战胜市场,但为什么鲜有人能做到?因为影响资本市场的因素实在是太多,而我们作为人,尤其是大多数的普通投资人缺乏一个稳妥的思考框架,不知道该如何收集和处理这些如此复杂的因素。

我目前正在创业的项目——叮当风险管家,就是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的方法,采集了428个风险因子,来监控股票和基金的波动,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避开风险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欢迎大家添加“叮当风险管家”的公众号来进行试用。

霍华德先生从他40多年的投资经验中,总结提炼出18件投资最重要的事,也是他认为的18种最重要的投资心法。我再将它归纳成7件重中之重的事情,分享给大家。

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必须要拥有第二层次的思维。

 

什么是第二层次的思维呢?我们举几个小例子来说明第一层次思维和第二层次思维之间的差异。

第一层次思维说:“这无疑是一家好公司,我们买进股票吧。”

第二层次思维说:“人人都认为它是一家好公司,因此它不一定是一家好公司。看看它的估值,估值和定价都过高了,那我们卖出股票吧。”

第一层次思维说:“经济会出现增长的低迷、通货膨胀等等加重的前景,我们抛掉股票吧。”

第二层次思维说:“前景糟糕透顶,但是所有人都在恐慌中抛售股票。这时候我可以趁机买进!”

第一层次思维说:“我认为这家公司的利润会下跌,卖出。”

第二层次思维说:“我认为这家公司利润的下跌得会比人们预期的少,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而拉升股票,买进。

通过上面的三组对比,不难发现,第一层次思维单纯而肤浅,几乎人人都可以想到。相反第二层次思维深邃、复杂而迂回。他们要考虑许多其他东西,比如说:

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会在什么范围之内?我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正确的概率有多大?

人们的共识是什么?我的预期和人们的共识又有多大的差异?

资产的当前价格与大众所认为的未来价格以及我所认为的未来价格相符的程度如何?价格中所反映的共识心理是过于乐观呢,还是过于悲观?

如果大众的看法是正确的,资产价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我是正确的,资产价格又会怎样呢?

显然,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思维之间的工作量有着巨大的差异,能够进行第二层次思维的人数也远少于能够进行第一层次思维的人数。

第一层次的思维者彼此对于相同事件会有着相同的看法,通常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总体上来说,这是很难取得优异成果的。所有的投资者都能战胜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本身全体就构成了一个市场。

在投资的零和世界中,你在参与竞争之前,必须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具有处于领先地位的充分理由。要想取得超过一般投资者的成绩,你必须有胆识比群体的共识更加深入的思考。

 

举个中国市场的例子,在2008年牛奶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奶业巨头的股价都大幅度的下跌。

第一层次思维会说:大家都不敢喝牛奶了,看空奶业股,抛吧。

而第二层次思维说:人们喝牛奶的习惯真的那么容易就被替代吗?三聚氰胺这个事件是不能够被解决的吗?显然,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因此现在恰恰是建仓优质奶业股的良机。

其实,所有的投资大师们都非常重视独特的、逆向的思维框架的建立。在《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中,我们会讲解到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他和马克斯·霍华德的第二层次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件重要的事:理解市场的局限。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我们是无法战胜市场的。那么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所有的投资经理都是在做无用功吗,其实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那么简单。

霍华德相信有效市场的概念不应该被立即抛弃。

从原则上来讲,如果数千个有理性且有计算能力的人在同一时间共同努力、客观地去收集资产的信息并做出估价,就会很容易得出资产的价格不会与内在价值偏差过大的结论。错误定价并不常见,这就意味着战胜市场非常困难。

以股票市场为例,成千上万的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其中探寻。他们占有着相似的信息;事实上,市场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每个人在同一时间可以获得同一公司的信息。

那么数百万人在相似信息的基础上做着相似的分析,股票被错误定价的概率以及人们发现这些错误定价的概率会如何呢?

答案是:概率不大,也不可靠。但这恰恰是第二层次思维的真谛。

第二层次的思维者知道,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必须具备信息优势或者是分析的优势,最好是二者兼具。

他们时刻警惕,以防自己失察。像霍华德的儿子安德鲁,他初出茅庐,却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投资人,他考察的第一步永远是:“谁有可能不知道这些信息?”

第二层次思维依赖的是词汇表中关于市场“无效”这个词。在过去的40年中,“无效”这一短语被广泛应用,与投资者无法战胜市场的理念相对。在霍华德看来,将市场描述为无效市场,是一种对市场易犯可以利用的错误的一种夸大说法。

无效的市场并不一定会给参与者丰厚的回报。相反,霍华德认为无效市场所提供的错误定价是一种原材料,而投资者则会各有输赢。

有一句打扑克的谚语说得好:“每一场游戏中都有一条鱼。如果你玩了45分钟还没弄清楚谁是那条鱼,那么就是你了。”毫无疑问,这句话在无效市场投资中同样适用。

在有效与无效的长期辩论中,霍华德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市场是完全有效或者是完全无效的,它只是一个程度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