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托、保险、证券是中国金融业四大支柱,他们关系到国计民生,这四类金融牌照由中国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发放,而且还需要国务院的批复。
我们来看看这四类的金融机构数量和体量:
银行:3500多家 ,总资产约240万亿
信托:68家,总资产约23万亿;
保险:一百多家,总资产约16万亿;
证券一百多家,总资产7.5万亿。
在四大金融牌照中,最为稀缺的就是信托,因为信托公司只有68家!
银保监会明确表态不再新发信托牌照,因此,这些年来都有新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成立,但信托公司只有68家。
信托:资本市场及资产管理业务的基石
信托是一种建立在财产转移和财产处分基础上的法律制度,是以经济自由为前提的。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现代金融业刚刚起步,信托制度能满足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的投融资需求。
1979年10月,为了在银行之外开拓引进外资和国内融资的渠道,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
中国国际信托成立后,便通过在海外市场发行债券和借款的方式,为国内经济建设筹集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引进先进设备和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同时,中国国际信托还通过在国内融资为来华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解决配套人民币问题。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并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信托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应用。
自2008年以来,中国信托行业迅速崛起,资产管理规模以每年1万亿的速度递增,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信托行业资产规模22.54万亿元,仅次于银行理财,跃居资管行业第二位。
如果说传统银行从事的金融业务属于自营性资金业务,那么,其余代理性资金服务业务可以说都是建立在信托制度基础上的,这也意味着从理论和法律意义上来看,信托制度是资本市场及资产管理业务的基石。
信托:金融业务全覆盖
其实,信托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广泛的业务范围和灵活的资金运用方式,这才是其核心所在。
从“基因”上讲,信托公司一经诞生,便拥有贷款与投资两大业务;从监管导向上看,信托业的重要转型方向是摆脱单一的融资业务模式,投资与融资并举。从金融服务的竞争态势着眼,在现有金融业态中,信托公司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能够自由地同时开展贷款与投资的综合经营的金融机构,这便是信托的比较优势。
从业务范围来看,信托是我国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够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进行经营的金融机构。也就是说,一个信托牌照功能的就类似于“全牌照”,其独特的制度设计赋予了信托功能的多样性和资金运用的灵活性。
除了我们熟知的信托贷款外,信托公司还可以申请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本外币业务:
1、资金信托业务
2、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或财产权的信托业务;
3、年金信托业务;
4、资产证券化受托人业务;
5、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
6、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信托业务。
除了上面提到的主营业务,信托业还可以从事以下兼营业务:比如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办理居间、咨询、资信调查等业务;代保管及保管箱业务;和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其他兼营业务。不仅如此,还有诸如公益信托、慈善信托、对外担保业务。同业拆入业务,运用合规资金进行股权投资、自用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投资等等。
信托:加速转型服务实体经济
1979年,我国信托制度的再次导入是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的,这也决定了信托业的演进具有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
目前,68家信托公司已全部公布2018年年报。分析年报发现,2018年信托业加速瘦身,通道业务进一步收缩,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信托业加速转型服务实体经济。
2018年报数据显示,信托资金在工商企业配置比例增加,在金融机构配置比例有所减少。从五大投向的余额占比来看,工商企业信托、房地产信托和基础产业信托占比持续增加。
上文提到,只有信托公司是我国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够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进行经营的金融机构。也就是说,一个信托牌照功能的就类似于全牌照,其独特的制度设计赋予了信托功能的多样性和运用的灵活性。
通过利用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可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供给对金融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多层次的深度需求。
其实信托本身,可以再细分为2个词——信托机构和信托项目,这也是它的本质所在。
第一,信托机构
信托更多是作为一种载体——连接资金和资产,从这一点出发 它其实作为一个三方,官方的定位即是信用中介。那资金的安全与否,取决于是信托机构是否风控到位。时下资金最大的风险就是道德风险——资金挪为他用,根本就没有流向资产。
第二,信托项目
信托项目的好坏,优劣才是真正决定 本息能否收回,能否获取超额收益的本质所在。
1 选信托机构
挑选机构 可以从发行能力,风控能力,理财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净利润等等指标。
具体体现在股东背景,(主动)管理规模,注册资本,净资产,专注的领域,经营状况,盈利能力,过往兑付历史,涉及风险项目的情况。
其二,可重点排除 前一,二年 经常有法院相关诉讼的机构主体(在前期资产筛选方面一定是薄弱项,才导致了后期资产处置经常走司法程序)
简而言之,一句话 强者恒强,好的信托机构在获取优质项目上有更多话语权。
2 选信托项目
2.1 考察融资方实力
信托最大的风险来自融资方的违约。而违约主要两种原因:底层资产未实现增值变现,资金链断裂。
如何评估?
信托的尽职调查遍是第一道防范手段,尽职调查的重点是对方的实力——财务状况,财务审计情况,以及所有这些情况可能的变化。
其一:看融资方的整体实力及其在相关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等
一般说来,实力雄厚的交易主体违约的概率比较低。
一方面其实力雄厚,必然是经验比较丰富,资源比较广泛,对项目的判断会比较准确,因而项目失败的概率比较低。
另一方面,实力强大的交易对手品牌、社会影响力已经形成,其做长久生意的愿望更强烈,不愿意因为信托违约而自毁声誉,更不会为一点钱去跑路。因为一旦在信托中违约,社会公众、媒体都会议论纷纷,不仅对其接下来的融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被各种债主追债,那会让他们资金链更加紧张。(这一点 在挑选优质品牌信托机构,理由依然成立!)
其二:看交易主体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
负债情况高低与违约风险大小,显而易见,这是正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在60%左右还算正常,30%左右是比较轻的,到了80%就要警惕,到了90%以上基本非常严重,甚至有到了100%以上,那就高度危险。
(房地产行业中,龙头地产高负债和高杠杆运作,这在前几年黄金发展时期,也是司空见惯,时下,地产行情转变,选择地产公司在负债率上包容度也必须相应调整。)此外,净资产绝对数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净资产越高,违约风险越低。
收入支出情况主要是评估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财务健康的企业违约风险也大大降低。
其三:看交易对手的金融信用评级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金融机构对企业整体资产质量,以及所承担各种债务如约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的评估,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综合评价。
如果一家企业经常借钱并能及时还款,其信用评估就会越高,违约概率也大大降低。金融信用评级高的交易对手更值得信任。
2.2 评估项目现金流——第一还款来源
还款来源是信托融资类项目非常重要的评估标准,还款来源充分的项目违约风险概率就比较低。
对于还款来源是否充分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交易对手过去3年的财务数据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如果日常的经营性现金流足以覆盖本息,那么还款来源就十分充分。因而,经营性物业做质押融资项目,是比较好的。
2.3 评估增信措施——项目的第二,第三还款来源
第三方担保也是重要还款来源,这就要看担保方的整体实力、过去的经营情况、金融信誉等,信托项目对担保方的准入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和融资方差不多,甚至更高。
现在很多项目是子公司融资,母公司担保。只要母公司的实力雄厚,还是可以接受的。
也有一些项目是以未来的某个应收款作为还款来源,这需要对这类还款来源做单独评估,信托公司一般会做比较清晰的披露。
比如政府背景的保障房、市政建设,经常是以政府将来的某个对项目方的应收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这种项目最重要的是评估政府的财政实力和信誉情况。
如果是以资金用途所在的项目将来的销售作为还款来源,那么对项目经济价值的评估就非常重要,不确定性也比较高,风险比较高。
需要比较谨慎。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评估项目或者交易对手的增新措施。任何投资,了解在最糟糕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程度非常重要。信托产品的抵押、质押、担保目的就是保障一旦交易对手发生违约,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的手段。
投资者可以在第一还款来源失效或者不能完全偿付时,借助这些风险控制机制来将损失降到最低。
土地、房地产抵押在信托设计中很常见,也是认可度最高的风险控制措施。但为了确保抵押物清偿的执行力度,投资者有必要调查所抵押土地、房产的市场价格,然后赋予实际价格一定的折扣(也即抵押率),使得即使土地、房产市场价格出现较大下跌,以当时的市场价仍能轻松处置抵押物,且处置抵押物的价值足以补偿投资者本息。
质押通常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种,比较普遍的是以股权作为质押物,此时投资者需重点考察质押股权的市场价值。
通常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股权流动性好,最容易变现,最受投资者青睐。只是股票的价值波动大,如果要全面平抑风险,需要一定质押率来兑现,通常而言上市公司流通股的股权质押率在40%左右,上市公司非限售股的质押率比流通股的质押率低5~10%左右。
而非上市公司股权的市场价值较难估计,通常的估价方法有现金流折现、市盈率法、市净率法等等,由于这部分股权流动性差,部分项目的估价以净资产打3~5折也不为过。
担保通常是交易对手之外的第三方担保,根据《担保法》对信用担保的约定,连带责任担保比一般担保对担保人具有更大的约束力,也即对投资者有更大的偿付责任,投资者要注意区分担保的方式。
3 评估风控、期限和收益率
产品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是指未来产品到期变现时,当投资标的价格相对下降一定幅度时,产品本金和收益是否能承受。
比如,房产融资型信托产品中多数会提到压力测试,所谓压力测试是在计算当房价下降多少的时候,当楼盘销售进度慢多少的时候还可以覆盖本金的收益率。
另外,在产品设计中,为了保证信托资产的安全,信托公司都会安排不同的抵押品或担保方,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要格外关注抵押物价值的稳定性和担保方的信用水平。
投资领域和行业。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理财规划、投资风格以及风险偏好配置资产。
在选择信托产品时,投资者可关注投资领域未来的增长空间能否稳定持续。不同类型的信托产品涉及领域不同,投资风险也会存在差别。
比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可适当规避房地产等周期性较强的项目;对于那些发展稳定、周期波动不明显的行业,如医药领域,则可保持更多的关注。此外,投资者还要关注信托项目的运行状况和第一还款来源是否稳定可靠。
信托产品在安全性上比一般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更具有优越性,不仅收益远高于同期存款,并且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