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套作是什么意思(玉米大豆套种技术好处有哪些)

随着农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日常需求,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我国国年大豆需求量1.1亿吨左右,去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8803.1万吨,而国内自产则不足2000万吨。这就需要我们在耕作方式上作出改变,不能固步自封。在此,给各位农户朋友介绍一种新的种植模式,即玉米大豆套种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此项技术,一亩田能种出两亩的收益。具体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大豆套种,一亩地两亩收益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真实的故事,据2019年11月1日的《河南日报》报道:在收获的季节里,永城市新桥乡种植大户刘新会的农田里,正在使用一前一后的两台收割机如火如荼地作业着,仔细一看,原来刘新会正是采用了玉米大豆套种的模式。这种模式好吗?面对众人的疑问,刘新会笑笑说:“我这地里同时种植着大豆和玉米,并且玉米与其他田里产量一样,多打200多斤大豆,一亩顶两亩。”在尝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亩大豆”的甜头后,刘新会准备开始增加种植面积,期望得到更好的收益。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见这种模式是可行的,光凭这样说有些农户朋友还不是很了解究竟收益能有多大,我们再根据李青竹、张宝亮等教授的《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群体结构与经济效益研究》来看看他们所作的试验效果。由于试验比较复杂,我们这里主要来看看大家所关心的产量和产值的比较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处理1和处理8分别是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而中间的几组处理则是采用玉米大豆套种的模式,可以看出处理3的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最高,经济收益最大,而采用大豆单作的处理8收益最少。经过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这种种植方式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玉米大豆套种的要点

废话不多说,既然这种模式我们知道有优势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来利用这种种植方式来替我们取得更好的收益,这里为大家总结了玉米大豆套种技术的11个要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掌握这项技术。

1.地块的选择。玉米大豆套种田所选择的地块比较有讲究,不能选择洼地,为什么呢?因为洼地的土壤湿度比较大,当湿度大的时候大豆就容易徒长倒伏,这样不仅不能增产,还有减产的风险。在这里建议大家选择土质比较肥沃的平地或者岗地比较好。

 

2.品种的选择。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量的高低,特别是在套种模式下,品种选择就更有讲究了。推荐大豆品种应选择生育期110~120天的矮秆抗倒品种,而玉米品种应选择生育期120~125天的秆硬、叶片上举的耐密型的品种。

3.种子的处理。品种选择完毕之后,要先用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和玉米的种子同时在播种前的5~7天进行,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项工作要在播种前的1~2天进行。

 

4.科学的施肥。在播种时,底肥也是必须要施的,在播种机上安装相应的施肥部件,可以在播种的同时施入底肥,玉米施肥大概300公斤15亩,大豆施肥的多一点,大概400公斤15亩地。这样可以满足两种作物的苗期生长需求。

5.确定套种的比例。这里要重点讲一下,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中间的套作处理分为很多组,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玉米大豆的套种比例不同,对其产量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图表中有2-4式、2-6式、3-4式、3-6式等多种,经过试验我们可以看到处理3中所使用的2-6式套种比例是比较好的。所谓的2-6就是2行玉米,6行大豆(如图)。这里推荐用这种比例进行种植。

示意图

6.机械播种以及播期。可以用拖拉机配合精播机将种子进行播种,但要注意一点,玉米晚熟品种的要早播,早熟品种的要晚播。

7.机械进行镇压。当播种后表土出现有1厘米左右干土层的时候,可以用拖拉机配带镇压器进行镇压处理。

8.药剂除草。与传统的单种作物不相同,在玉米大豆套种模式中的除草,所选择的除草剂一定要选择玉米和大豆通用型的,而且用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9.机械追肥。等到作物进入追肥阶段的时候,可以利用拖拉机配带追肥机进行作业,追肥的深度必须要达到25~35厘米,还有追肥量不能少于500公斤15亩。

 

10.病虫害的防治。对于轻微的病虫害的可以用物理方式或是生物方法防治,大面积出现病虫害的,要用机械进行喷药处理,玉米和大豆所发生的病虫害各不相同,这里举两个典型的例子:玉米丝黑穗病和大豆霜霉病。防治上,玉米丝黑穗病完全是可以利用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防治的,这也就是上面种子处理上推荐大家进行包衣的原因,一定不能马虎应付。而大豆霜霉病的可以用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大豆霜霉病及百菌清

11.利用机械收获。在收获时间上,可以根据玉米、大豆的成熟情况来决定,通常情况下,大豆的生育期较玉米生育期要短,大豆成熟要比玉米成熟提前,所以可以先收获大豆,后收获玉米。

总结

综上所述,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方式确实有许多优势,产量是其中一部分,但最主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再只是传统的耕作方式那样去埋头苦干,有创新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