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A股市场情况下,不少投资者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市场点位已经较低,长期看好未来市场,可是不敢“一把梭”,定投的话又担心牛市来了,仓位低、赚的少。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有的。今天笔者就向大家推荐一下“底仓+定投”的策略。
“底仓+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先一次性买入建立底仓、再坚持每月定投。当市场处于低位时,一次性买入风险较低,同时可以在市场低位积攒较多筹码。通常建议一次性买入30%~50%做底仓。如果你比较稳健,30%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你对未来市场更有信心,底仓可以达到40%、甚至50%。
举个例子:假设分24期定投(两年),底仓30%也就是等同于7期(24*30%)的定投金额。如果每月定投1000元,现在就拿出7000元一次性建底仓。如果底仓40%、就等同于10期的定投金额,即拿出10000元一次性建底仓。当建好底仓后,就可以开始定投了。
1、“底仓+定投”效果如何?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统计区:2015.5~2018.8)
以上证综指为例,2016年处,在经过多轮下跌后指数已经从2015年的高位大幅下跌至2600点,如果你认为已经相对安全,从2016年3月2700点时决定开始使用底仓+定投策略,购买长盛量化红利(080005),一次性买入30%做底仓,然后逐月定投,收益会如何呢?假设分24期定投,每月定投1000元,即一次性买入7000元做底仓。
长盛量化红利(080005)期间累计收益率表现如下:
(来源:天天基金,统计区:2015.5~2018.8)
24期过后,截止到2018年3月,上证指数为3200点,“底仓”7000元获利2,515元,收益率36%;定投23期,累计投入23000元,获利2994元,收益率13%。总投入30000元,获利5509元,收益率18%。
(来源:WIND,天天基金,长盛基金整理)
如果不建底仓,直接从2016年3月开始定投呢?截止到2018年3月,累计定投24000元,获利3370元,定投收益率14%。
(来源:WIND,天天基金,长盛基金整理)
可以看到:“底仓+定投”比“定投”多投了6000元,但是总收益多了2139元!收益率也从14%提高到了18%。可见,“底仓+定投”的效果不错。当然,如果将底仓比例提高到40%、50%,效果会更好。
2、建好底仓后,市场继续跌怎么办?
可能有人说:建好底仓后,市场万一继续下跌怎么办?如果跌幅还不小,“底仓+定投”的效果还会好吗?
继续用数据说话。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统计区:2015.5~2018.8)
我们看到,上证指数在2015年11月和2017年11月均在3300点上下,我们依然以长盛量化红利(080005)为例。如果在2015年11月3300点的较高点位,一次性买入30%做底仓、然后逐月定投。假设分24期定投,每月定投1000元,即一次性买入7000元做底仓。截止到2017年11月,总投入30000元,获利3649元,收益率12%。
(来源:WIND,天天基金,长盛基金整理)
如果不建底仓,直接从2015年11月开始定投呢?截止到2017年11月,累计定投24000元,获利2426元,定投收益率10%。
(来源:WIND,天天基金,长盛基金整理)
当建好底仓,市场短期跌幅较大时,由于前期投入较多,而且长盛量化红利(080005)基金期间的表现较好,所以从收益率来看,“底仓+定投”比“定投”的效果依然要好一点(否则收益或许要低于普通定投),从获利总额来看,“底仓+定投”则明显赚更多(多赚1223元)。
当前市场正在调整,点位和估值都已经较低,投资者如果预判未来市场震荡上行,不敢一次性买入,又觉得定投赚的不多时,可以采用“底仓+定投”的方式,获取更多的收益。一般,建议一次性买入30%~50%做底仓,然后逐月定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