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半导体与芯片的区别(中国芯片发展至少要倒退十年)

前几天,华为一声不响的上线了mate60系列,带着麒麟芯片9000s强势回归,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华为麒麟芯片复活背后,我们不该忘记这位老人—张汝京。

中国半导体之父,为回大陆造芯片,被开除台湾户籍,甚至与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为敌。

他一手缔造了中芯国际,大陆第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可以说张汝京的一生,是为中国芯片事业奋斗的一生。

在没创办中芯国际之前,张汝京就是行业内人人知晓的大佬。29岁入职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一干就是20年。这20年里,张汝京在德州建了4座芯片生产厂,紧接着到欧洲意大利,后来再到东南亚,日本、新加坡、台湾,一连串建了10座厂,成为半导体行业内公认的“建厂狂魔”。

丰富的建厂经验,让张汝京打响了名声。而此时49岁的张汝京也想回大陆建厂,填补大陆在芯片技术上的空白,创立了世大公司。可当时大陆的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台湾,张汝京便将世大公司的根据地设在了台湾。

在张汝京的带领下,世大很快就建了两座工厂,一举成为台湾第三大芯片公司。这时候,台积电坐不住了,想要收购世大。张汝京同意了,但提了一个条件,“收购完成后,世大的第三个工厂,必须要建在大陆”。没想到最后,台积电并不准备兑现承诺,还偷偷和世大的股东,以50亿美元成交了这次收购。

张汝京大失所望,决定离开,却被警告如果离开台积电在大陆建厂,当初承诺的台积电股票一分不给。张汝京不为所动,钱、公司、股票都不要,铁了心要去大陆建芯片厂。

2000年,张汝京在上海创办大陆的第一家芯片工厂-中芯国际,开启大陆造芯之路。但是凭借着自己怎么能完成呢?没有人才,张汝京就广发英雄帖,集结400多位芯片技术工程师;没有设备,张汝京就绕过美国,从荷兰和瑞典搞了一批同样的设备回来;没有钱,张汝京把他20年积攒的资源和口碑全用上了,在一年时间里筹到10亿美金。

全部齐全,张汝京开干了!2001年9月,中芯国际正式投产。2003年,就成为全球第四大芯片制造商。同年8月,中芯国际即将在香港上市。中芯国际发展得太快了,快到台积电都怕了!

可台积电怎么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呢?接连使了两次绊子,一次告中芯国际员工,盗取台积电商业机密;一次告中芯国际违反“和解协议”,并指控中芯国际在0.13微米工艺中,有82%的部分,侵犯了台积电的专利。而这两场官司,在多次的周旋和算计下,中芯国际都输了。

随之而来的是台积电“嚣张跋扈”的嘴脸:张汝京必须离开中芯国际,并三年内不得再从事芯片相关工作。

即便如此,61岁的张汝京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创业。先做了三年的LED企业,等禁令期一过,张汝京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创业,在上海创办了新昇半导体,专注芯片成本最大的材料“硅”,从此中国能够制造12寸的硅晶圆片了。

70岁的张汝京 又创办国内首家CIDM模式的半导体企业—芯恩半导体公司,去年74岁高龄的他,又加入了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继续为我国的芯片制造业发光发热。目前已经75岁的张汝京,依然在芯片产业中奋斗,不断出手解决卡脖子难题。

从中芯国际,到上海新昇,再到芯恩,每一个项目,都在帮助中国芯片产业崛起。回想一下,2019年5月至今,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已持续整整4年,让华为不再拥有完整生产麒麟芯片的产业链,以及其推出的手机无法搭载5G服务。你说,当命运的喉咙被别人掐住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呐喊?

如今,华为Mate60 Pro横空出世,老美抢着拆机,想看看咱们没了他们,是不是真的能造出芯片,结果呢?9月4日,美国彭博社委托专业机构对华为Mate60 Pro手机进行了拆机检测,结果显示:该新机所使用的新型麒麟9000s芯片,来自中国芯片制造商。并称:“该处理器采用了中芯国际最先进的7纳米芯片技术,表明中国政府在构建本土芯片生态系统上正在取得进展。”

熬过无数黑暗,终于迎来光明。也应证了中国芯片之父张汝京说的:支持国产化才有希望!

如今想来,张汝京创办中芯国际的背后,藏着的是那颗始终爱国的中国心啊!张汝京这一生为中国芯片事业奋斗,您看,如今真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