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深沪两市共计75只个股现大宗交易,总成交额为35.4亿元,成交金额前三的分别为国泰君安(3.04亿)、康达新材(2.67亿)、万福生科(2.59亿)。溢价方面,绿地控股、小商品城、广州浪奇、天桥起重、华闻传媒等14股出现87笔溢价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浪奇(溢价2.27%)、天桥起重(溢价1.33%)、华闻传媒(溢价1.07%)的卖出方均为机构席位,买入方均为券商营业部。其中,华闻传媒溢价成交额高达2亿元。分析人士称,机构席位溢价频现,或为有意的减持套现。
近期,大宗交易溢价情况增多,以本周为例,12月5日4股溢价、6日8股溢价、7日5股溢价,昨日14股溢价。把时间周期放大来看,大宗交易溢价也有增加趋势。从11月14日至12月2日按周统计,溢价成交额分别为3.2亿、62.2亿、180亿,出现递增;折价卖出金额较稳定,每周保持在百亿水平。以月份统计来看,今年6月份以来,剔除9月份,其他月份大宗交易溢价成交金额呈现递增。6月份至11月份金额分别为18亿、21亿、26亿、41亿、31亿元、249亿元。12月份(截至12月7日)溢价成交额12亿。虽然溢价成交金额递增,但是溢价成交比例并未出现大幅波动。11月份万科A巨量溢价大宗交易,导致11月份溢价率高达23.88%,剔除11月份,从2月份至今溢价率均处在9%以下。
一般情况下,在股市处于相对高位的时期,大宗交易溢价成交比例往往出现下降。如2015年大牛市的时候,4月大宗交易溢价成交比例仅为0.62%,与2015年3月相比出现大幅下降,当时沪指处在4500点附近高位。以今年为例,今年6月份和7月份溢价率最低,为2.55%和2.74%,当时沪指也处在反弹相对高度。
近期沪指迭创新高,而近期溢价成交出现递增,但溢价成交比例随着升高,并未出现低溢价率情况。分析人士进一步称,溢价比例与沪指成交出现异常,这主要是因为近期市场二八分化明显,蓝筹股走强而中小市值品种却持续调整,而大宗交易以中小市值品种为主,所以出现溢价率不跌反升的情况。
关于溢价成交个股的机会,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小市值品种个股持续调整,部分个股价格较低,容易产生低估值个股。一般情况下,大宗交易溢价成交,对个股有刺激作用,而折价成交对股价压制作用。在溢价成交中,主力买方愿意高位进货,说明买方看涨后市。短期来看,近期被溢价的个股或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