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很难在社会生活中立足。那么何为信用呢?信用就是诚信,是敢于向别人说真话、说实话,对于应承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诚信既是做人的原则,也是做事的准则,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对一个企业和团队来说,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对一个国家和政府来说,它是“国格”的体现。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也不能轻视信用,信用是人与人之间能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信用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干出一番事业的必备品德。
为人诚信是
取信于他人的唯一法宝。一个人只有讲信用,才能赢得他人信赖,进而有所成就。讲信用就要反对“言过其实”的许诺,就要反对使人容易“寡信”得“轻诺”,更要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丑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讲信用。
35 岁前的男人,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信用账户”只有树立起一个“讲信用”的个人形象,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才能够有更多进取和成功的机会。
柳传志的父亲曾经这样教育他:“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论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论你将来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此后,无论做什么事情,柳传志都以诚信为先,以真诚为首,这一思想一直到后来他任联想集团总裁的时候都未曾改变。
联想集团能取得今天的成功,“诚信”可以说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柳传志坚持做到事事诚信,所以他才能取信于银行,取信于员工,取信于投资者,更取信于消费者。而这些“信用”则使柳传志带领联想集团一次次渡过难关,取得一个个胜利。
1997年,香港联想因为库存积压造成1.9亿港元的亏损,1.9亿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数字。联想公司因此在资金上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只能向银行贷款,以图渡过难关。但是要不要先把现实情况告知银行呢?柳传志果断作出决定,先将自身亏损这一情况告知银行,然后再申请贷款。一般人认为,先借钱再通知银行亏损状况或者干脆不通知银行会比较容易借到钱。但是柳传志不愿意因此而失去自身的诚信,银行方面在获知这一情况后,对联想方面的做法大为赞赏,并同意贷款给他。后来因为有了这笔资金,再加上柳传志带领着手下的员工锐意进取,这些努力迅速使公司扭亏为盈。
上面事例中使柳传志渡过难关的仅仅是资金吗?当然不是,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所拥有的信用。信用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标示,是无形的资产,却又是最重要的资产
因为信用,一个人可以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信用,一个商人可以得到更多的客户。诚信不但是人性的基础,也是创造财富的基石,但真正的诚信是不能挂在嘴上的,而是要放在心里,要用心去做。
人们常说:“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
一个人如果不够诚实,为人两面三刀,为了利益就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是没有朋友的。因为没有人希自己身边存在这些需要天天防备的人,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会被他所坑害这种人也是最短视的,他们不知道如果没有了信用,即使可以获得一时的利益,也很快会被更多的人所不齿,等到所有人都遗弃他、鄙视他,不愿和他有任何往来的时候,他的损失将会更大。
信用的作用如此之重要,那么对于 35 岁前的男人来说,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1.诚实
对于他人应该知道的,你必须诚实地告知对方一切。比如说,你是一名商人,你向别人销售的货物有一些缺陷,你就必须诚实地告诉他。这不只牵扯到法律中所说的“知情权”的问题,更体现出你做人的原则。虽然诚实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损失,但同时还给你带来更多人的信赖。从长远来看你将获得更大的利益。
2.守诺
如果你答应了别人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办到。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意思或是为了讨好某人,或在特殊情况下碍于情面才不得已答应别人做事,但最终却没有做到或压根就没有帮人的意思,那么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反感。“空头支票”既会给他人增添无谓的麻烦,也会使自己的名誉受损。因此,如果你不愿答应或是无力完成,就应果断拒绝,一旦你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努力去做到。
3.坚持
一个人想建立起“信用”很难,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诚信为人,每一件事都必须以信用为先,但是要想毁掉“信用”,却是顷刻之间就可以做到的。可能只是一件事,就会让你辛辛苦苦所建立的信用强然无存。因此,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这样做好每一件事,不让信用在不经意间就从我们手中失去。
总之,35.岁前的男人,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用账户”,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