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明德生物净利大跌降至原点)

01中期报跌幅惊人

2019年,明德生物营收仅有约1.81亿元,净利润约0.43亿元。乘着一股“狂风”,明德生物2021年业绩开始急速上扬,2022年全年更是“狂飙不止”,全年营收达到惊人的105.3亿元。

短短三年时间,明德生物营收增长了约57倍、净利润增长了近100倍,短时间内为什么能有如此奇效?

 

从其经营业务就能一探究竟,明德生物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体外诊断仪器及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公司。结合此前的“疫情”,就知道给公司抓住了这次“风口”。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3月,明德生物通过国家应急审批通道上市了新冠核酸试剂,紧接着又成为首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供应商,致使公司业绩增长或双轮驱动。

 

业绩的暴增,导致明德生物在二级市场也是备受关注。据了解,在2020年~2022年这三年时间之内,公司股价暴涨超500%,巅峰时期公司市值接近140亿元。

 

凭借一时“风口”,业绩狂飙的情况显然不能持久。2022年12月5日,武汉地区取消正常核酸检测,恢复正常管理,不再进行核酸检测。彼时风光无限的明德生物,瞬间从“天堂”跌落下来。

就在刚刚8月30日,明德生物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其中营收为5.38亿元,净利润为1.13亿元。

而就在一年之前,营收净利还分别为52.53亿元、27.60亿元,短短一年之内,业绩呈现出“冰火两重天”。

 

受业绩影响,明德生物股价也是节节败退,目前为止市值仅剩巅峰时的四成左右,约54.48亿元。

新冠疫情是全世界上百年才出现的极重大卫生突发事件,随着政策和疫苗的不断落实和普及,总有一天常态化核酸检测会停止,所以我们要从多种角度去看待明德生物暴跌。

以年中报为例,2020年明德生物营收为3.62亿元,净利为2亿元,经过两年暴涨之后,今年跌幅也仅是回到正常的发展轨迹中来,失去核酸检测业务之后,明德生物常规业务相较于前几年略有增幅。

 

随着防疫检测业务式微,明德生物也将目光放回到原有的常规检测业务。其年报中显示,随着全国经济生活逐渐恢复常态,医疗机构门诊量、手术量需求正逐步恢复,带来常规检测产品需求的恢复,而公司此前布局多条业务线预计迎来上涨。

02需警惕应收账款

目前,明德生物最重要的不是追忆“巅峰”的风光,而是面对愈加严重的应收账款及存货的问题。

据统计,2019至2022年,明德生物的存货从0.39亿元上升至2.58亿元人民币。

 

在应收账款方面,2022年末约为2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27.85%,同比增长6.23%。2022年年报指出,此项变动系收入大幅增加及客户回款速度放缓所致。其中一年以内应收账款为14.3亿元,约占总应收账款的55.9%。

应收账款过多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回收风险,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后续销售压力,这样企业难以实现销售目标,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据相关机构统计,除明德生物外,达安基因、科华生物、凯普生物、华大基因等“新冠检测概念股”均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将分别计提资产减值约为9.56亿元、3.16亿元、6.1亿元、5.6亿元。

 

明德生物在2022年底基于审慎性原则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0.14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3.64亿元。

在近期发布的2023年中期报,明德生物再次针对投资者关注的公司应收账款问题进行了声明,表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21.62亿元,较年初大幅减少,但仍有不小的压力。

同时,明德生物也在持续不断拓展业务以及开发新的产品线,寻求新的业绩发力点。

在今年的6月21号以及25号,一周时间,明德生物宣布拟出资3.25亿元投资两家私募基金,两支基金主要投资方向均为医疗健康领域,来加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实力。

2019年至2021年,明德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696万元、6993万元、1.33亿元。2022年,企业研发费用达3.88亿元,同比增长192.56%,也证明企业在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

 

明德生物所属的大健康产业,是武汉近年来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之一。希望在未来,随着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地区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