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成都股有哪些(解码成都A股上市100家企业)

12月6日上午

观想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成都正式迎来第100家A股上市公司

 

至此

成都成为全国第10个

A股上市公司总数破百的城市

也是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第7个

A股上市公司总数破百的城市

 

成都100家A股上市公司

分布在哪些区域?

聚焦什么领域?有何特点?

其背后所透露出的与区域经济发展间

又有怎样的关系?

 

01

看上市板:

深交所上市企业61家

诞生了多个成都“第一股”

 

自1993年9月24日川投能源在上交所上市以来,成都随即拉开了本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幕。

 

根据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1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包括:

 

● 38家上交所上市公司(主板26家,科创板12家)

● 61家深交所上市公司(主板31家,创业板30家)

● 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

 

▲成都100家A股上市公司上市板分布图

 

在资本市场的多次重大改革中,成都企业从未缺席。历数这100家成都A股上市公司,其中不乏成都“第一股”。

 

就在上个月,11月15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新的里程碑——北交所于当日上午9点30分正式开市,81家企业集体鸣锣上市。成都中寰流体控制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交所成都“第一股”拉开了“资本市场成都军团”的新征程。

 

更早之前,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开市,硅宝科技作为创业板成都“第一股”于当日上市交易。上市12年来,硅宝科技现已是国内有机硅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205项国际国家专利。它的产品也应用在鸟巢、北京大兴机场、成都环球中心等地标建筑中。

 

2020年4月,作为成都企业在科创板的破冰者,成都先导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作为一家从事新药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成都先导上市仅半年后便入围了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成为成都市上市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

 

02

看上市时间:

2015年至今56家企业A股上市

成都7区(市)县暂无上市公司

 

近二十年以来,成都除了2005年、2006年、2013年未新增A股上市公司以外,其余每年均有新增。

 

尤其是,2015年至今,成都迎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的高峰,共新增A股上市公司56家。

 

细看这一时期的两波增长高峰2015年和2021年,当年上市公司又呈现出一定差异。

 

其中,2015年,成都新增A股上市公司12家,其中9家公司均在创业板上市,包括:中建环能、运达科技、金石亚药、中光防雷、迅游科技、迈克生物、厚普股份、中密控股、华图山鼎。在这9家公司中,5家公司均为工业领域企业,聚焦机械、电气设备等行业。

 

2021年,成都新增A股上市公司14家,其中8家公司均在科创板上市,包括:纵横股份、极米科技、智明达、圣诺生物、欧林生物、天微电子、国光电气、中自科技。这8家公司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和工业领域,其中工业领域均集中在航空航天与国防,信息技术领域也聚焦于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医疗保健领域也集中在生物科技。

 

▲成都每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数量(注:1992年1月13日,广汇物流在上交所上市,2018年迁入四川天府新区)

 

政事君梳理100家上市公司分布的区域发现,其中,天府新区3家、高新区39家、锦江区6家、青羊区6家、金牛区5家、武侯区12家、成华区2家、龙泉驿区6家、青白江区1家、新都区3家、双流区7家、郫都区2家、新津区2家、简阳市2家、崇州市1家、大邑县3家。而成都东部新区、温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金堂县、蒲江县的上市公司数量则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00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三家企业为市外迁入,分别是:广汇物流(600603.SH)、运盛医疗(600767.SH)、盛和资源(600392.SH)。其中,广汇物流于2018年迁入天府新区;运盛医疗于2020年迁入武侯区;盛和资源于2019年迁入双流区。

 

,时长00:46

▲成都100家A股上市公司区域分布,有7个区(市)县上市公司数量为零

 

03

看公司属性:

民营企业占63家

近两年新增民营上市公司20家

 

从公司属性来看,一大批民营企业相继进入资本市场,占据资本市场成都军团的“半壁江山”。

 

数据显示,成都1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其中:地方国有企业17家,公众企业6家,民营企业63家,外资企业3家,中央国有企业9家,其他企业2家。

 

▲成都100家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属性,其中民营企业占比63%

 

在63家民营企业中,包括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2家、科创板11家、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9家、创业板20家、北证1家。

 

1994年1月3日,成都民营企业鹏博士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上市之后,该公司于2007年收购北京电信通电信工程有限公司,由以特钢冶炼为主的传统公司转型为以基于网络基础的电信增值服务为主的新型、高科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以来,成都新增A股上市公司22家,除川网传媒为地方国有企业以及成都先导为外资企业外,其余均为民营企业。

 

在26家国企上市公司中,川投能源于1993年9月24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成都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国企。

 

此后,1993年至2010年,15家国企相继迈入资本市场,东方电气、博瑞传播、兴蓉环境、高新发展、四川路桥等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内上市。

 

在经历了5年的“真空期”后,2015年至今,又有11家国企登陆资本市场,包含新华文轩、成都银行、华西证券、成都燃气等公司。

 

04

看行业分布:

工业企业占比近三成

生物医药企业成新的增长点

 

产业集群是支撑经济的“四梁八柱”,透过100家A股上市公司可以一窥成都的产业结构特征。

 

从一级行业分布来看,这100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工业、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领域。

 

其中,材料领域8家,电信服务领域1家,房地产领域3家,工业领域30家,公用事业领域7家,金融领域3家,可选消费领域9家,日常消费领域5家,信息技术领域23家,医疗保健领域11家。

 

▲成都100家A股上市公司一级行业分布

 

以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可以观察到一个特点是:成都正在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充分发挥链主企业、投资基金、中介服务机构和领军人才作用,建链补链强链,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数据显示,成都23家信息技术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软件、通信设备以及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半导体产品与半导体设备等领域。

 

▲成都23家信息技术领域A股上市公司细分行业分布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0065.7亿元,同比增长19.8%,成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早在2008年,成都迎来的首个千亿产业也是电子信息。

 

从千亿产业到万亿产业,成都只用了12年。这背后不仅是产业规模的增长,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跃升。

 

政事君注意到,从2008年到2020年,成都共有13家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在A股上市。而这一时间段的信息技术领域上市公司数量约占该领域的成都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57%,包括迅游科技、福蓉科技、唐源电气等企业。

 

而在工业领域,也有不少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企业上市,比如2020年7月上市的盟升电子。盟升电子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系列产品,属于卫星应用终端市场。

 

今年以来,极米科技、天微电子、国光电气也相继登陆科创板。3月3日,极米科技登陆科创板,这家于2013年在成都天府软件园创立的公司,在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出货量持续保持中国投影设备市场第一。

 

迈向万亿级之后,如今,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万亿版图”再添新军——今年6月9日,15个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125亿元。其中,梅塞尔中国技术及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川渝区区域总部基地投资10亿元,该项目将为英特尔、京东方、富士康、西门子、奕斯伟等高新西区企业及未来园区引入的半导体和显示领域的企业提供产品供应。

 

作为成都的另一产业代表——生物医药产业,在这一领域,成都现已有11家A股上市企业。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至今,已有5家生物医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包括成都先导、康华生物、苑东生物、圣诺生物和欧林生物。

 

其中,成都先导、苑东生物和欧林生物均位于成都高新区。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成都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就连续四年跑出近20%的增长速度。成都高新区稳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四名,与苏州工业园区、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并列第一方阵。今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规上生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4.2%,38家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1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