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指数震荡调整,沪指跌0.64%,深成指涨0.25%,创业板指涨0.38%,有超2500只个股下跌。
市场热点还是围绕AI概念炒作,以ChatGPT概念为首,带动算力、游戏、智能音箱、鸿蒙概念等方向集体大涨超过3%;
另一边则是半导体、黄金、医药、芯片、油服等板块领跌,中字头股票集体调整。
AI产业再梳理
今天AI领域算是集体大涨了,ChatGPT概念大涨3.4%,AIGC概念涨3.4%,云创数据30%涨停,中文在线、昆仑万维20%涨停,10%涨停的就更多了。
从OpenAI发布ChatGPT,到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再到微软发布Office的AI助手Microsoft 365 Copilot,以及Midjourney发布能“画手指”的V5版本,谷歌的Bard聊天机器人开始排队测试,ChatGPT概念的边界不断被扩大,在不断的消息刺激下,ChatGPT概念绝对是A股今年以来最靓的仔。
但就因为概念的边界不断被扩张,经常跑出新的细分方向,导致很多人看花了眼,搞不清楚到底为什么涨。
今天再梳理一下AI行业。
人工智能行业中,算力、算法、数据是三个核心概念,是构成AI领域的基础设施。
算力(Computing Power)包括CPU、GPU、FPGA、ASIC等AI芯片。云计算技术和5G通信,6G通信技术的发展,让算力的分布和调度更加灵活,有助于满足各种场景下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算法(Algorithm)是一系列解决问题、实现特定功能的有序指令和步骤。
在AIGC行业中,算法是模型的基础,用于实现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功能。
数据(Data)是支撑决策和优化的基础,是算法发挥作用的前提。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分析和存储,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数据进一步学习,实现各种智能化应用,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打一个大致的比喻,数据相对于粮食,算力相当于肌肉,算法相对于大脑,无论是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还是微软Office的AI助手,都是这三个要素结合后的结晶。
这段时间里,A股不断轮动炒作的板块都是来自这三个方向的细分板块。
数据国内不缺,组建国家数据局后可以统一调配全国数据,这方面有着制度优势,算法问题也不大,都可以学习。
国内受限的除了大家知道的CPU芯片,另一个就是GPU芯片。
前天,2023春季GTC大会上,英伟达大佬黄仁勋发布了一系列前沿技术和产品,但最吸引眼球的,还属一块支撑ChatGPT算力、提速10倍的H100 NVLINK芯片。
可惜因为制裁,国内没法进口,这两天大涨的景嘉微就是国内图形显控领域的领先企业。
下面梳理了产业链和核心技术路径,A股中相关概念标的包括:
GPU/AI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澜起科技,胜宏科技、和林微纳;
CPU: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澜起科技;
FPGA: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安路科技;
芯片IP:芯原股份、华大九天;
服务器:浪潮信息、工业富联、中科曙光;
先进封装相关: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兴森科技、深南电路、生益科技 ;
光模块:天孚通信、新易盛、中际旭创;
AloT: 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炬芯科技;
SoC:富瀚微、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恒玄股份;
Risk-V:兆易创新、芯原股份、国芯科技、北京君正;
存算一体:兆易创新、恒烁股份;
存储芯片/模组:兆易创新、佰维存储、江波龙、北京君正、聚辰股份;
CPU/GPU等供电芯片:杰华特、晶丰明源;
多模态下游应用: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萤石网络、漫步者等。
对于GPT和AI,比尔盖茨盛赞:GPT模型是40余年来最大的革命性技术进步,是我一生中唯二的革命性技术进步,还称“AI时代已经开始”!
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能借助巨人的肩膀去看世界,长期看,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一定是曲折的。
文章里梳理的概念标的仅仅是提供一个方向性的参考,大家还要自我甄别,而最近GPT板块还在加速,在看好产业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了短期炒高后回落的风险。
游戏走到哪个阶段了?
今天游戏板块大涨:盛天网络、汤姆猫、昆仑万维、巨人网络份等大涨。
游戏板块这一波上涨的动力有两个,一个是行业回暖,游戏版号审批加快,属于内生性的;另一个就是乘上了ChatGPT概念的风口。
消息面上:昨天,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3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86款游戏。
获批版号包括网易旗下的《零号任务》、腾讯子公司旗下的《末刀》、中青宝的《曙光调查团》等多家知名厂商的游戏。
另外,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发布了2023年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27款版号获批,包括腾讯、网易、B站、世纪华通、心动公司、创梦天地、中青宝等游戏厂商版号在列。
另外一个消息是,20 日开启的游戏开发者大会,游戏板块这一波上涨是3月17号启动的,也就是游戏开发者大会的前一个交易日,大会开了5天,游戏板块就涨了6天。
大会的主角则是AIGC,包括微软、育碧在内的游戏开发者都在展示AI+游戏的应用,畅想在AI的加持下游戏产业的升级和变革。
相对来说,我们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利用AIGC技术提升游戏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这段游戏的表现确实很吸引人,不少人看得心痒痒的。那游戏到底还能不能上车呢?
我们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淘宝游戏行业,核心逻辑是版号恢复发放是高确定事件,而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预期行业将沿着“游戏版号重新发放——预期修复带动低估值修复——头部游戏上线——业绩增长——抬升估值”这样一个逻辑走,而AI成为对板块估值又一个重要催化剂是当时没有预期到的。
现在看,行业预期修复带动低估值修复的阶段已经走完了,游戏行业估值已经从去年的20倍左右市盈率上升到目前的43倍市盈率,超过35倍PE的中估线。
那后面还有没有空间呢?
有,但要看游戏上市后能不能给公司贡献利润了,所以后面肯定是要出现分化的,选对公司就是最重要的了。
就短期看,在AI的加成下,游戏指数在短短6个交易日涨幅接近30%,这个涨幅不小了。
再好的东西,涨的太高了,风险就会变大。所以,看得心痒的朋友最好还是冷静冷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