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净率(PB),这个指标是价值投资鼻祖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发明的,它的公式是:股价÷每股净资产,或者公司市值÷净资产。
大白话翻译就是:你到底花了几倍的价格,买入了这家公司的净资产。这也被称为“捡烟蒂”的投资方法。
第一个就是比较稳定。与市盈率相比,市净率的分母是净资产,而一个公司的净资产相对来说,肯定不会像公司利润那样忽高忽低,而且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也比较真实可信,不容易被粉饰或造假。所以市净率的变化,通常能够真实反应市场的高估和低估状态。比如同样是一批资产,如果第一年卖了2倍价格,第二年一下卖到了4倍价格,那么肯定是投资者优点 情绪发生了变化。因此市净率看似有两个变量,但其实只有分子的价格变化较大,而分母净资产的变动并不会很大,通常还会很有规律。
第二个优势,就是分母净资产的变动一般不受周期影响。往往只有企业利润会随着周期大幅变动,但净资产则受周期影响较小,即使有变化,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幅度。所以对于那些市盈率无法测算的周期类企业,刚好可以用市净率去估值。
市净率指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办法反应公司的盈利能力,它只能当成一个图便宜的指标。而我们都知道,好公司的标准就是赚钱,大家最终的目光还是要锁定在资产的盈利能力上,对于一个不赚钱的公司来说,就算资产再多,也不能成为一家好公司。所以这也是市净率相比市盈率,不那么被常用到的原因,说白了企业还是要赚钱的。
市净率对于创新型企业非常不友好。比如创业型科技公司,房子是租的,人是座的,连桌椅板凳甚至都不是公司买的,那么这家劣势 公司的净资产,可能就只有账面上那几台电脑的价格,其他信息都体现不出来。所以市净率体现不出这些轻资产互联网企市净率 业的新经济优势。
巴菲特当年用市净率指标选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故事我们能看出,市净率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其实是一个只图便宜的指标,但便宜归便宜,对于不能盈利的资产,再便宜也是昂贵的。就像伯克希尔的机器往外卖的时候,对于一个不赚钱的资产,压根也没什么人愿意要,所以完全不值这个钱。
所以投资市场中只关注单一指标,就会让你迷失双眼。一般大家在看市净率的时候,可以在多看一眼ROE,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它衡量的恰好就是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如果市净率很低,但ROE比较高,说明这个资产是比较赚钱的,也的确便宜了,比如银行的ROE就不低,那么当他们市净率跌到0.7倍PB以下的时候,通常也预示着机会。
总结:
第一,市净率比较适合那些重资产公司,比如公用事业类、基建行业,资产越多,市净率相对就越稳定。也是尽量要和同行业同类型公司,或者自己历史比较,跨行业比较意义不大。
第二,市净率适合那些周期类,利润随经济周期波动,不稳定的企业,比如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石油等,市盈率估值对于这些企业几乎派不上用场。
第三,对于市场整体指数来说,市净率也相当有效,不过它更适用于大盘股,中小创相对来说,净资产不足,市净率可能不能反应它们的真实状况。
市净率和市盈率其实可以经常放在一起使用,因为市盈率不能反映的情况,通常市净率就可以反映出来。比如市盈率提升总结 很快,但是市净率并没有上涨多少,这就说明很可能不是市场价格反应过度了,而是利润不及预期,导致了市盈率提升很快。相反市盈率变化不大,市净率却提升很大,那就是市场反应其实不小,但却被利润增长给抵消了。所以在投资前往往多看一个指标,就能多加一份保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