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近退休,许多人开始关心起自己的具体退休时间,但存在这样一批人,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人事档案记载的年龄和身份证上的不一致,那就有一个疑问,到底退休年龄是按身份证还是档案为准呢?
汪先生参加工作多年,眼见着身边的同龄人已经又开始申请退休的了,自己也就开始算起自己的退休时间来。根据自己身份证上的年龄来说,自己再过两年就可以退休,但是如果根据个人档案上记录的年龄就还得晚五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汪先生当年为了能够顺利入职,在填写个人档案信息的年龄时小报了三岁,而且单位也顺利让汪先生通过了,也就造成了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一致的情况。
本案为实际案例改编,情节有出入,已做增删,仅供法律探讨。
一、退休年龄如何确定?
退休年龄的确定,一般是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认定两者一致的时间为职工的出生时间,依据出生时间确定退休时间。目前大多数采用个人社会保障号也就是身份证号码来确定退休年龄。
二、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相符,以哪个为准?
一般情况下,在社保部门认定你退休年龄的时候,都需要你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并且他要查询你个人档案中初始就业的生日,为你的这个退休年龄,所以说个人档案中的年龄和身份年龄不相符的话,那么就要按照档案中的年龄去办理退休了。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第二条:“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数人的档案年龄都有问题,由于那时对户籍的管理不那么正规,加之是手工操作,更改年龄比较容易,基本上也不去核查个人的年龄问题。通常退休年龄的认定是根据身份证、档案综合认定。只有当两者不一致时才以档案为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