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马云已经卸任两个月了,这家中国电子商务的巨无霸的一举一动不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也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最近,我们手机里一个经常用到的服务据说要改名字了,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以后不再叫“信用”了,甚至连对外业务都要躲着“信用”俩字走了。
根据“布谷新金融”等媒体的报道,据透露,蚂蚁金服将于今年年末对借呗合作金融机构下线芝麻信用分,并将其改名为“阿波罗”,而原来大家所熟悉的“芝麻信用”则仅供内部使用。
2010年之后,阿里、腾讯、拉卡拉等互联网巨头,都相继开发出芝麻信用分、腾讯征信分、考拉信用分等个人征信类服务产品,用于各自生态圈内各种消费和应用场景中。其中,芝麻信用是开发最早,也是老百姓最熟悉应用最多的一款评估服务,几乎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电子商务和消费大数据的产品,很多贷款机构也将芝麻信用分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甚至是不少小型放贷平台唯一的评估指标,只需要查看芝麻信用分即可直接放款。
但自2017年底,芝麻信用开始向部分接口公司下发终止服务通知,2018年底,芝麻信用就全面中断对金融机构的接口。现在,芝麻信用分仅仅供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内部的花呗、借呗等产品调取使用。
这些改变应该于从2017年开始的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征信服务的严格管控有关,不少民营机构在征信服务上都相继踩了红线,芝麻信用此举应该就是在“去征信化”。
早在2015年年初,央行曾邀请8家民营机构涉足个人征信市场,芝麻信用即是其中一家,但至2017年4月,央行认为这八家没有一家合格。没有向任何一家发放拍照,随后“百行征信”横空出世,成为唯一拥有牌照的个人征信服务企业,八家机构彻底与个人征信牌照无缘。
今年9月开始,腾讯征信有限公司不再由马化腾担任法人和董事,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卸任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芝麻信用总经理渠瑜接任。10月就传出阿里芝麻信用征信业务的员工去职转岗的消息,12月考拉征信遭遇巨变,其已经上市的母公司拉卡拉也急于与考拉征信做业务切割。征信市场一时间噤若寒蝉,从业人员则是有苦难言。目前芝麻信用的官网显示其是一家信用科技企业,利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科技呈现个人和企业的商业信用状况。芝麻信用去掉“征信”的字眼,主要强调科技能力的输出。此时的芝麻信用分,已成为大数据风险控制服务,其中技术服务的大头就是联合贷款服务,技术服务或许将在未来成为蚂蚁金服主要的收入组成部分。
如果芝麻信用分改名属实,那么也意味着芝麻信用将与金融征信再无瓜葛,中国个人征信服务的市场化尝试将就此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