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医院看病,发现医保门诊的报销方式发生了变化。
一、以前的医保。
个人缴纳部分是全额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部分是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
比如:医保缴纳基数是3000元,个人按2%比例缴纳,个人缴纳部分60元。单位按8%比例缴纳,单位缴纳部分240元,单位缴纳的240元按15%比例划入个人账户。
每月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60(个人缴纳部分)+240*0.15(单位缴纳部分)=96元
在门诊用医保结算时,全部用个人账户金额支付。
比如,挂号费10元,则在医保个人账户里扣划10元。
二、现在的医保。
个人缴纳部分仍然全额划入个人账户;但单位缴纳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比如:医保缴纳基数是3000元,个人按2%比例缴纳,个人缴纳部分60元。单位按8%比例缴纳,单位缴纳部分240元。
每月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60元(个人缴纳部分)
在门诊用医保结算时,医保报销60%,个人账户支付40%。
比如,挂号费10元,医保报销6元,在医保个人账户里扣划4元。
三、这样的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1、全年发生门诊费用1000元。
(1)以前的方式:每月个人账户划入金额96元,一年12个月共划入1152元。门诊费用全部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余152元。
(2)现在的方式:每月个人账户划入金额60元,一年12个月共划入720元。门诊费用40%由个人账户支付,需支付400元。个人账户余320元。
2、全年发生门诊费用100元
(1)以前的方式:每月个人账户划入金额96元,一年12个月共划入1152元。门诊费用全部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余1052元。
(2)现在的方式:每月个人账户划入金额60元,一年12个月共划入720元。门诊费用40%由个人账户支付,需支付40元。个人账户余680元。
综上,医保报销方式变化后,如果门诊费用发生较多,相对比较有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