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花呗和借呗的区别有哪些(借呗花呗“缩水分析)

借呗花呗“缩水”

最近有不少的支付宝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说道花呗或借呗的金额被降低,甚至有些人的借呗直接被关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在2020年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就一直在加强对网络贷款的监管。就是马云被约谈的当天,银保监会就和央行联合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对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而蚂蚁集团下的微贷平台肯定很难满足这个条件的,他就只能先降低现有用户的花呗和借呗的金额,再去想其他的办法增加公司的注册资金。马云外滩演讲

有人说:马云去年的外滩演讲,让蚂蚁集团失去了上市的机会,也让一些人失去了成为亿万富豪的机会。

2020年10月24日,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了演讲,说出了以下语录: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我们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依靠信用体系。今天的银行延续的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最当的当铺。

中国的问题正好相反,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而是缺乏金融生态系统的风险。今天我们国家是缺乏金融系统的风险,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

 

难道马云的意思是中国现在的银行就是古代大一点的当铺,中国经过20多年的资本市场建设也没有建立金融生态系统,因此不要说金融系统性风险,连金融系统的风险都还缺乏呢。

马云的这次演讲一经报道,就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些人非常认同马云的观点,认为银行太过死板,不懂得变通,马云的金融创新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变化,只不过蚂蚁的业务扩大会抢了银行的利润;

一些人认为马云包藏私心,蚂蚁的花呗和借呗的本质就是网络贷款,根本就不是金融创新,即使支付宝的手机支付,也只是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并且借呗的利息不低,年化利率在15%左右,如果放任马云一直做下去,那么很有可能马云会成为脱缰的野马,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险。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

根据蚂蚁集团2020年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和发布的上市公告显示,A股发行价为每股68.8元,H股发行价为每股80港元,总市值2.1万亿元,相当于3185亿美元。按照A股的发行价和2019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以及发行后的总股本计算的市盈率为123.25 倍,远高于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马老师也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说道,蚂蚁是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上市。

据香港媒体报道,蚂蚁集团原本计划11月6日挂牌,现将提前一日至11月5日上市。就在上市前两天,2020年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一些人认为马云被约谈,是因为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的演讲,得罪了相关部门领导。

其实马云的这次演讲并不是四大部门集团约谈他的主要原因,只不过这次演讲使一部分人对杰克马的真实面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四大部门集团约谈马云受到的舆论压力减少了不少。毕竟蚂蚁集团一旦上市,有多少人会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豪,即使是打中了新股的投资者也能小赚一笔。

创意图片:蚂蚁集团

在约谈马云的当天晚上,银保监会就和央行联合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表示监管机构对于网络小贷业务的再一次监管升级,而这次升级对于大多数网络贷款公司来说,无疑是打蛇打七寸,直起要害。意见稿要求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省经营需要申请,并且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对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杠杆比例也就限制在了3倍。

在马云被约谈后,11月5日蚂蚁集团发布暂缓上市的公告。

蚂蚁集团的真实情况

在招股书里面,认为自己是中国领先的数字支付提供商和领先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是一家科技公司。

实际情况如下:

来源于招股说明书

2020年上半年的蚂蚁集团微贷科技平台营收达到了285.86亿元,占到总收入的39.41%。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日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 17,320 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 4,217 亿元。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是贷给了个人消费者。

这些信贷余额由公司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比例合计约为 98%。这就是说蚂蚁小贷在现实中的联合贷款里自己出资的比例大约是1%~2%,只用了360亿元的表内贷款就驱动了1.8万亿元的联合贷款,可以说是高达50倍的杠杆。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就是房屋抵押贷款的无限制资产证券化,最终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惨重的教训。

在业务层面,蚂蚁集团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子业务板块,可以分为以下部分,一个是支付宝的商家支付、微贷平台、余额宝理平台以及保险部分。

难道蚂蚁集团这还不算是一个金融企业或者说是金融控股企业吗?它的业务涉及支付、保险、贷款和理财,可能没有几个公司的业务能像它涉猎怎么广泛而且还能取得这么多的收入。

 

如果将蚂蚁集团视为一个超级的金融控股企业,一些人认为它应该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蚂蚁集团近况

6月4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在重庆正式成立,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大股东、出资占比50%。

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上个月开始,“借呗”和“花呗”的品牌隔离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借呗”中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服务会继续显示“借呗”品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花呗”将成为蚂蚁消金专属消费信贷服务品牌,专注于中小额;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将更新为“信用购”类型的服务。

随着监管的到位,网络贷款会更加规范。所谓的金融创新,如果不能对经济产生真正的促进作用,而是像国外一样,只是带来了短暂的虚假的经济繁荣景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