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奉劝各位
如果不是专业选手,最好别碰商铺
股市有“二八定律”之说:80%的人亏钱,只有20%可以保本/赚钱
但商铺更狠,十买九亏:每十个人里可能就有九个都是亏的
除去保本的,真正赚钱的人连10%都不到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投资商铺和投资住宅不是一套逻辑
住宅看的是涨幅,而商铺看的是租金
目前来讲,商铺的回本周期普遍在30年左右,稍微好点的能减到25年,20年或以下的几乎就是极品铺,可遇不可求
但不论是20年还是30年,商铺都是一个需要长期持有才能稳定收益的资产,这就要求购房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前瞻性、专业性与心理素质
我认识一位商铺玩家,每次买铺至少都要看3-6个月,人流数据、周边客群、租金变化、区域规划,几乎都研究得透透的
但很多小白,几乎都是没看过几个铺就敢下手的,这种人不亏谁亏?
第二个原因,商铺流量这几年受互联网、电商平台冲击严重,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出门就能完成
未来市政规划、新商业项目的崛起,或是再次突发的黑天鹅事件,又会严重影响预期收益
如果再算上税费的影响,哪怕商铺涨了,收益也会被吃掉一大截
毕竟,光土地增值税一项就能吃掉30-60%的收益
算上其他成本,可能最后你会发现,最终能赚的,真就只剩租金了
当然这还只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你的商铺租不出、卖不掉,那它就是个费钱的垃圾
看看街上那些一次都还没装修过的铺子,估计业主们每天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能让自己亏得更少
悔不当初,还真不如把钱拿去存银行来得实在
以上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大实话
投资有风险,买铺需谨慎
但如果你还是执着于投资商铺,我也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虽然这些年商铺被互联网冲击得特别严重,但有些商业形态依旧能保持长久繁荣
比如社区商业、银行、药店、水果店、中心写字楼的底商等
因为有些服务业的需求就是待在无法被电商替代的最后一里路
比如我所在的写字楼,每到饭店,楼下的便利店、小餐馆总是人满为患
每次想吃水果的时候,我也很少点外卖,更多是去小区门口的水果店买
亦或是身体有什么疼痛时,能步行即达的药店肯定都是首选
毕竟热腾腾的饭菜、当季什么水果最新鲜、得什么病吃什么药,这些需要面对面实时反馈的讯息,任凭互联网电商再发达都难以冲击
当然,这些都还是最浅层的
因为买商铺还要看周边入住率、人流动线、人流购买力、商铺具体位置、门面面宽、周边未来竞品、1-5公里内大型商超、综合体规划等。此外还有消费升级、电商升级、物流升级等各种黑天鹅,等等等等...
如果你铁了心想投资商铺,如何选才能更稳?
关于这个,我整理了17条选商铺的建议,如果你真的想进坑,这些建议或许还能帮你稍微降低一些亏损概率
第一,可以从社区铺入手,社区铺可能想象力不大,但风险相对较少
第二,在没有看过足够多的商铺之前,不要轻易下手
第三,多收集商铺投资失败的案例,少被成功案例洗脑,毕竟投资商铺,失败才是常态
第四,商铺的价值不在于大小,在于人流量,在于铺面的宽度,在于人流的消费力,最后才是面积
第五,谨慎选择商场、商业体内铺,因为投资失败率比较高。很多内铺开始可能很火,但随着市场变化,可能整个商场都会倒闭,内铺投资者也就血本无归了
第六,新铺投资需要谨慎。主要是现在很多新铺包装的过于厉害,很多价格远远超过了内在价值。同时新铺也不容易看清楚人流,做决策的要求相对较高,也十分考验买入者的眼光和实力
第七,门面过窄、深度过深的商铺失败率比较高。铺面的主要价值就在门面,铺内面积的价值远远少于门面的价值
第八,面积过大的商铺失败率高。主要跟互联网电商的崛起有关,并且在黑天鹅来临时,大铺更容易受到冲击,小铺风险则会小很多
第九,豪宅区的商铺投资要谨慎。豪宅区虽然消费能力强,但高端消费一般不会在小区铺完成,而豪宅区商铺价格一般都比较高,这会极大削弱其投资价值
第十,小型社区的商铺投资失败率比较高。主要是这些小区的商铺价值本身就比较低,小区人少、消费力有限,而商家又要活命,留给房东就很少了
第十一,价格便宜但人流过少的商铺不能投,便宜没好货。我们在选商铺时,除了要从消费者角度去判断商铺价值外,也要从卖家角度去思考:既然商铺这么好,为什么要卖?
第十二,台阶太高(超过5个)的商铺失败率高。很多商铺门前需要上5个台阶,或下5个台阶,这样的商铺会严重影响过往的人流进店消费,甚至会出现虽然门前经过的人很多,但进店比例很少的情况
第十三 ,与主人流之间有绿化带、或隔离栏、或有大树等遮挡的商铺不能投。人流进店消费有时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要试图增加人流的进店成本
第十四,租金趋势向下走、或没有递增的商铺不能投。这个直接咨询附近其他商铺的老板就能了解到
第十五,商铺价值完全依赖于某个超市或商场的商铺不能买,当依赖对象倒闭的时候,商铺的价值也就丢失了
第十六,留不住人的商铺不能投,如十字路口、主干道两侧的零散街铺等,因为主干道是用来疏导城市人流的,别看人流大,但是大家都不停,汽车穿流而过,看都不会看两侧的店铺,就算看了也没办法停
商铺的价值来自步行的人流,而不是车流
第十七,跟着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去买,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地产物业(住宅、公寓等)。商铺是一个需要几十年才能回本的生意,只有始终处在人流聚集的地方,踩坑概率才能进一步降低
最后再讲讲新铺的返租坑
有些开发商在卖新铺时,会承诺每年给你返5-8%的租金,连续返5年,5年后你可以自己收回,也可以继续托管给开发商
是不是很心动?
什么都不做就能每年净赚5-8%
但有没有想过
如果这个铺好出租,开发商为什么不持呢?
别说是为了回款,事实上很多优质铺位,开发商即便满身负债也会优先选择自持经营
但如果这个铺不好出租,那开发商承诺的每年5-8%又是从哪来的呢?
很简单,这种商铺在定价时,就已经把所有成本做加进了销售价格中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出意外的话,不到5年,返租就会中断,当你去维权的时候,才发现跟你签返租协议的是一个第三方公司,而且已经破产了
这类事件网上一搜一大堆,但依旧有不少小白排着队去踩坑
总得来说,商铺是一个充满信息差的类别
如果看了以上内容,你仍然坚持投资商铺的话
那就
多看、多问、多研究、少出手
因为你正在面对的,真就是一个十买九亏的行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