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保险资金投资信托怎么做(三大合作模式探讨)

近年来,保险资金信托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截止2018年末,保险资金信托投资规模增至1.49万亿元,占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的9.1%,占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的16.4%。同时,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信保合作有望扩容。7月1日,银保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的相关规定进行修订,信保合作主体持续扩容。

信保合作系列研究将对信保合作主要业务模式、政策制度和未来合作展望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中信托合作业务模式主要有三种:1)保险资金对接信托资产;2)金融产品信托;3)股权投资。本次报告主要分析第一种合作模式:保险资金对接信托资产。在该模式下,保险资金广泛投资于不动产,基础产业和养老产业,拓宽了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

 

一、不动产投资

保险公司大量的资金具有保值增值需求,不动产是保险公司重要的配置资产。2010年发布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这为保险公司与信托公司在不动产投资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制度支持。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主要有购置房产、投资设立不动产子公司、认购不动产债权投资项目等方式,但保险公司在不动产的投资、收购、风险管理、咨询等环节缺乏专业经验,需要寻求外部支持,而信托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业务资源、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其通过信托计划、有限合伙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与保险公司开展全方位合作。

 

二、基础产业投资

保险资金期限长、成本低、风险承受能力低,与基础设施投资特点比较契合。保险资金可以以债权、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对此,信托公司主要从两方面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1)信托公司发起信托计划或产业投资基金,与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基础设施投资项目;2)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将具有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以资产证券化方式提前收回现金流,为保险投资建立更加多元化的退出渠道。

 

三、养老产业投资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养老意识的普及,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7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5.6万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7.7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20万亿。面对我国体量巨大的养老市场,保险公司积极布局养老产业,保险资金投资养老社区是主要的业务开拓方向,信托公司可以在业务各流程中为保险公司提供多种支持。

 

目前,养老社区经营主要分为三类模式:出租模式、出售模式和出租+出售模式。相应地,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主要也分为长期持有、销售和持有+销售三种。信托公司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保险公司提供资金融通服务,支持保险公司进入养老地产、社区建设等养老业务。一是通过设立信托计划或医养社区建设基金等方式,与保险公司一起,共同为销售型养老地产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建设工期和按时开业运营;二是运用资产证券化、REITs等方式,加快出租型养老地产的资金周转,激活沉淀资产,减轻保险公司运营压力;三是创新养老消费信托模式,在为投资者提供收益回报基础上,增加养老消费权益,从而拓宽养老产业运营机构的销售渠道,增强品牌影响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