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底的形成过程和双重顶的形成基本上相同,只是方向相反。但二者仍有较大的不同,表现在成交量上:双重底更注重成交量配合与否。特别是市场突破两个低谷中间的那个波峰时,应出现成交量成倍放大的情形。如果缺少成交量的配合,这种突破能不能发生首先就是个疑问,突破之后缺乏足够的成交量推动,市场也难以展开上攻走势。所以说,在对双底形态的分析之中,成交量是最关键的验证工具。
另外,在双重底形态完成之后,市场也习惯于进行反扑,这种反扑在双重顶中会发生,在双重底中似乎更为常见。
在我们谈到双重顶与双重底时,理想中的标准模型就是两个波峰或者两个谷底的价格水平是一致的。但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形态却没有这么规范,两个波峰一高一低的情形比比皆是。
如果在双重顶中,我们发现第二个波峰比第一个波峰低,那么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说明第一个峰位构成了相当大的压力,以至于股价根本无力到达第一峰的水平便扭头向下了。在双重底中,第二个波谷的价格高过第一个波谷,说明市场在第一波谷处有较强的支撑,显示反转的可能性更大。
双重底的分析要诀:
1、只有当市场真正跌破了前一个反弹低点才表明双重顶反转形态成立;当市场真正突破前一个反弹高点时,说明双重底的有效性初步被认定。
2、大多数潜在的双重顶与双重底都只是市场原有趋势的调整形态,它们只是一些看起来像是要发生突破的所谓潜在形态,如果它不击穿颈线,市场仍会回到既有的趋势中去。因而不能看见市场高位出现了两个波峰或在市场低位出现了两个低谷就提早下结论是双重顶或双重底转势形态。
3、市场在双峰或双谷之间徘徊的时间越长、形态的高度越高,那么反转发生的潜力越大,反转发生时的规模越大,走势也越猛烈。
双底陷阱有两种类型:
1、双底向下假突破陷阱。双重底的形态构成中,可以看到一种向下假突破的情形,当第一波谷形成后,市场向上缩量反弹,然
后再次下跌,并且击穿了第一波谷,正当市场预期继续下跌时,却被力挽狂澜的多头主力逆势拉起,形成了第二个低谷低于第一个低谷的双重底形态。这就是“空头陷阱”。
在出现向下假突破的空头陷阱的市场中,交易者应根据这种突破的有效性来识别出它们来。有的分析人士利用百分比穿越原则(常见的是3%或5%)或双日穿越原则来判断,有一定的效果。
2、双底向上假突破陷阱。双重底的形态构成中,还可以看到一种向上假突破的情形。当股价经过两次探底成功后,股价开始向颈线位逼近并一举突破颈线位。但是正当市场预期继续上涨时,股价通常在颈线位盘桓数日,终于再次跌回颈线位以下。最糟糕是,股价甚至继续下行并创出新低,彻底击碎了双底形态的肥皂泡。突破颈线位追进的筹码全线套牢。至此,一个双底向上假突破的多头陷阱形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