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3000块钱如何理财(三天亏掉三个月的收益)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纷纷出现亏损的情况不断在上演,有投资者无耐的称:买了三个月银行稳定收益理财产品,三天就亏掉了三个月的收益"真是活见久了。

 

 

 

 

从几何时,在普通投资者眼中银行绝对是最安全、最放心的理财机构,钱放在银行绝对不会出现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以及不断出现的银行理财兑付风波,让银行在普通投资者眼中威严扫地。

 

 

 

 

今年超过3000多支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现象,特别近期更是“跌跌不休”,这不禁让投资者纳闷,难道除了存款和国债就没有保本的理财吗?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国家对于银行业的指导政策,2018年7月20日 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资产新规”着重要求就是打破金融机构理财刚性兑付问题。

 

 

 

简单理解何为“刚性兑付”,以前在我们印象中,在银行无论办理存款业务还是购买其代销的理财产品,都不会出现风险问题。其实以前的理财产品即使出现风险问题,导致收益无法达到预期,银行也会与产品发行方进行协商处理,甚至用自由资金解决,久而久之加大银行信用风险,容易引发潜在金融危机。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统称投保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投保存款保险。存款保险条例的实施在根本上解决了银行经营问题,毕竟银行也是企业,也会出现经营问题,一旦出现危机,储户可获得最高50万元存款保险赔付,前提是你在银行存了50万,如果存100万也只赔付50万。

 

 

 

 

3年后“资产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毕竟金融机构也是出现腐败问题最严重的地方,举个例子,一家空壳企业申请5亿贷款,银行负责人大手一挥批准,一年后贷款违约,企业资不抵债,银行只能通过诉讼或者转移债权,正好一家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有意愿收购债权,价格打6折,3亿拿下,剩下的2亿坏账只能银行自己承担,可能空壳企业与资产处置机构甚至银行之间存在利益输送,上演一出空手套白狼的好戏。

 

 

 

 

 

同时也提高普通投资者风险意识,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也不要抱有稳赚不赔的观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