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自然人持股,也就是老板个人持股经营公司的架构非常常见,在股权架构设计中究竟是自然人持股还是公司持股其实也有很多考量因素,比如税负角度、法律角度、管理角度、资本角度的考量……因此在设计股权中自然人直接持股和公司持股两者各有利弊。
就个人直接持股架构的弊端来说,笔者认为“罪魁祸首”还是在于个人从公司直接分红,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公司持股架构在分红环节可以享受免税优惠,所以个人持股架构的最大弊端,也是罪魁祸首就是税负成本高。由于分红环节税负很高,就会导致股东“不敢分红、不愿交税”的现状出现,于是在实务经营中也就出现了千奇百怪、花样百出的股东从公司拿钱的方式:个人长期借款挂账、关联公司借款挂账、虚开发票套现、买卖个人资产套现等一系列不合规的方式从公司拿钱。这样就会给公司和个人在无形中埋下了一个个定时炸弹: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税收风险、给公司股东带来财产安全风险、给公司发展带来很大的限制因素、给股东再投资也会带来很大制约、甚至可能还会引起股东之间的矛盾。
一、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主要来源于股东借款长期未归还,税务局会视同分红征收个税的风险,和股东通过虚开发票从公司套钱从而引发的虚开发票、虚列成本的税务风险。现在税收监管环境越来越规范化、透明化,监管手段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化,企业的很多“小九九”,最终都是无法逃过监管部门的火眼金睛。
二、股东财产安全风险
股东财产安全其实就是股东没有做账面分红,按照税务规定缴纳分红个税,而是通过借款方式从公司拿钱。这样就会在公司账面形成大额未分配利润,如果后期公司经营出现债务纠纷,可能股东之前拿出去的钱最终还要吐回来。
三、限制公司管理发展
公司管理层面,如果股东从账面拿钱不规范,就会导致公司账面会记录与实际经营不相关的业务,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报表数据,公司会计就无法给老板或者决策层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企业也无法使用业财融合的ERP系统。
公司发展层面,由于公司账面存在不合规业务,所以公司在后期融资环节,上市环节、收并购环节都会受到影响,从而限制公司长远发展。
四、制约股东再投资
如果个人股东有新的业务模块需要拿钱投资,那么就会面临20%的分红个税,也就是说对于个人股东再投资就会多产生20%的投资成本。如果是作为法人股东,从公司拿钱再投资的成本就是零。所以实务中个人股东对于再投资业务就非常头疼。
五、容易引发股东之间矛盾
股东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人股东未通过分配利润方式给股东分红,而是通过开票或者借款方式拿钱,往往缺乏分配规则和依据,所以在实务中非常容易引起股东之间的猜忌和矛盾,老感觉别人比自己拿的多。二、如果公司既有个人股东,也有公司股东,那么在分配利润的时候就容易引起矛盾:公司股东分红不需要缴税,所以公司股东更愿意分红,而个人股东由于分红个税高,所以不愿意通过分红方式拿钱。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股东催着分红,一个股东拖着不分的局面,长此以往股东之间就会出现矛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