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投资理财高风险有哪些(高风险理财产品爆雷频发)

最近,中植系理财产品爆雷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据报道,此次爆雷导致约15万富裕人群损失惨重,其中最少投资30万,最高达50亿,总涉及资金达2300亿。此事再次提醒我们,经济下行时期参与高风险理财投资需谨慎。

中植系的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主要依赖四家理财公司恒天、新湖、大唐和高晟吸储。这些公司通过设立高门槛、收益高达年化7-8%的理财产品,锁定300万以上资产的富裕人群客户。之后,中植系再通过这些公司控制的九家上市公司进行股票炒作、拉高股价,在股价高点将股票套现。说白了就是用高利贷炒股。这种“低买高卖”的操作在之前是如日中天,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监管趋严,上市公司股价受限,大盘长期横在2、3千点。中植系的业务模式再也难以为继。

 

中植系爆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下行,股市难以被持续拉高,中植系的“低买高卖”模式失效;二是监管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市值管理的监管,限制了炒作空间;三是中植系融资渠道被切断,新钱进不来,旧债要还,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

除中植系外,姚振华的宝能系也因为类似的高风险操作陷入困境。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几年前推出万能险理财产品。这个产品没什么险主要就是理财,而它的利率高出银行储蓄的收益率近一倍。所以它的资金成本很高,这么贵还来了好几百上千个亿,那怎么办呢?那就要买更高标的,升值标的更高的资产。之后就把资金投入A股进行炒作套利。

宝能系和中植系模式相同,他们在当年干的恐怕都要超过中植系。通过高收益吸金,并试图接管上市公司。不同的是,姚振华更加“野蛮”,选择了业绩较好、管理较为规范的上市公司作为目标,如格力、万科等。最后姚振华的做法引起了监管层高度关注,才使其不得不收手。

幸好,不然这两家上市公司格力也好,万科也好,都会被他收购,成为实控人,那最终经营这两家公司恐怕就得一地鸡毛了。因为他本身并不想经营公司,只是想通过这个套利把股价炒得更高,搞完了之后拿走现金走人,那公司只会剩下一个烂摊子。

此次中植系爆雷导致约15万富裕人群遭受损失,这些客户大多投资额在300万以上,最高达50亿。这批客户门槛高、资产雄厚,却在理财方面知识和风险意识不足,最终付出了惨重代价。

以前我们经常听说大妈们被黄金收割了,中产们被理财收割了,超级富豪被PE收割了,那这15万人其实就是做PE的人,私募基金渠道,门槛很高都是300万以上的最高到50个亿的。

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就像雪崩一样,雪崩之后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所以我们要把整个的经济形势来说维护好,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个责任。

不管是中植系还是杨振华的宝能系,其实他们干的事儿无非就是倒腾钱的生意,这边呢,高额揽储。另一边呢,要找更高价值的标记去投资。但现在整个经济大形势不好,所有资产的价格都不涨,不管房子还是股票都在跌,导致它的融资成本很高。现在玩不下去了,这个钱不能低买高卖,那最终就是资金链断裂。

 

大潮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企业盈利是最核心的事儿,你集资拿着这么多人的钱其实相当于借高利贷,如果这个行情都好,那就都挣钱,有些不合规的事也能掩盖住。一旦行情不好了,那你借高利贷早晚会被追债。其实大多数做金融无非都是在刀尖上舔血,风险特别大。但如果我们作为投资人都看不清楚这个事儿的本质,还认为谁家理财能力特别强,那可就真二了。庞氏骗局都知道吧,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让最早的一拨人尝到了甜头,后边的你惦记的是利息,他惦记是你的本金。

事已至此,错误已经犯下,看开点,做好心理建设,接受本金全无的思想准备。吸取教训,投资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如果你的投资项目不符合经济的规律,那再多钱也会因为你的无知和贪婪而全赔进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