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托曾经的大白马股,如今也沦落到了*st安信。据新闻统计数据,安信信托到期未能兑换的信托产品高达500亿元。更有投资者估算,估计是1000亿的规模。究竟是多少,只能等待官方的消息才能确定了。
安信信托官方网站是这样介绍的:安信信托是唯一一家上交的收市的信托公司,主体信用等级获大兴国际资信评估公司AA+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是首比被纳入MSCIU新兴市场指数的中国A股公司。2018年净利润15.38亿,自2014年连续三年ROE排名全行业第一。截止到2018年未,信托资产总规模为2336.78亿,累计为客户分配利润777.14亿元。反正从官方看到信息,就是相当实力雄厚。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是2018年年报,安信信托就亏损高达18.32亿元,2019年更是亏损达39.92亿,2020年一季度又是亏损6.6亿。比起亏损更糟糕的是到期未能兑付的金额官方披露是高达276亿。
2019年11月13日,安信信托还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说: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到期未清算的信托项目金额276亿元。上述产品涉及的交易对手均为合法存续的市场主体,有房地产、股票等抵质押担保或其他增信措施。总之,经公司自查,认为大股东偿债能力可控。
但这个可控,最终还是走向了不可控。2020年5月22日安信信托发布公告称:中国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出具的《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对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之杰”)持有的公司18.13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及2.05亿股限售流通股予以轮候冻结。而在此之前2019年12月20号就有些股份被冻结了。
控股股东一共也就只持有安信信托26.63亿股,关健轮番被冻结,引起大量的关注。二次冻结不同的是冻结申请人,前一次是一些投资理财公司,后一次是上海市GAJ。这个性质就不太一样了,以前如果还是经济纠纷,现在很可能就是刑事案件了。另外,轮番冻结的意思就是债权人太多,讨债要分先后,大家轮流来。
2020年5月30号,安信信托发公告,说上海电气有意对公司进行重组,将于6月1号复牌。至于说重组能否顺利进行,不得而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信托这块牌照还是相当难得的,再加上安信信托总部在上海,所以上海电气有意向重组,这个可以理解。上海电气的大股东是上海国资委,他们有能力也有动力想留住安信信托这个壳与牌照。但是,由于国之杰的大量股份被冻结,黑泂究竟有多大,现在还不知道,所以即便是有心也未必就能重组成功。如果不能顺利重组,留给安信信托的时间就有很限了。
安信信托曾经的大白股何走到今天
信托产品早几个就已经有规定,要打破刚性兑付的了。意思就很明显,信托也不保本保收益,投资者亏钱是自负盈亏才对。为何安信信托要负这么大的责任?
投资者当可以自负盈亏,但是买者自负的前提卖者尽责,而安信信托的表现只能用混乱与无法无天来形容了。
以下是上海银保监局列出的安信信托五大违法违规行为。
所以,安信信托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因为无视法律法规,咎由自取。
信托产品能否值得信任
与安信信托对应的在深交所也有一家信托公司:陕国投A。该公司2019年的年报显示:净利润5.8亿,净利润增长率82%,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虽然是负增长,但仍然获得了2.1亿的净利润。所以,从这个角度,信托产品还是值得信任的。
即便如此,信托产品的风险也不是不防。
自从2019年以来,在金融严厉监管及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之下,信托产品的问题就层出不穷,很多信托公司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当年号称“雷震子”的中江信托(现改名“雪松国际信托”),在由雪松控股接盘之后,最终确定的逾期项目就达:80亿。
自从监管层说要打破信托刚性竞付时,我就认为信托行业已经是问题很严重了。另外,信托行业的高门槛,随随便便都是100万起投,是预示着一旦信托爆雷,投资者赔上几乎是全部身家。
所以一定要注意规则的变化,信托不再是以前的信托了,以前是保本保收益,并且收益率还一度是10%以上。那种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再从事信托理财,也要擦亮眼睛,看清楚,从而避免重大损失。
其实不仅仅是信托,银行的规则也变了,超过50万银行存款,银行破产是不用赔的,当然大多数人并没有50万存款。但如果有的话,也应考虑风险。规则为什么要改,就是因为未来有可能发生,不要乐观的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并不小。又让我想起了:“原油宝”事件,芝加哥改了规则,允许跌到负值,结果就血洗全球的投资者。所以我一再强调,一定要注意游戏规则的改变,一旦规则变了,就要注意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