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庄能不能吸引人,“高颜值”的景观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跟大家探讨一些用低成本,打造农场景观节点的思路,希望可以为创业中的农场主们有所启示。
与几个打算做农场的朋友聊天,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家一个比一个“抠”。即使腰包里有钱的,也只想做小而精的项目。
一位常年做工程项目的老板,直接问:“我有块60来亩的地,基建做得七七八八,想做周边的亲子游市场,所以农场需要升级做景观,投入30万够不够?”
老实说,这点钱确实做不了什么,但我也理解相比前几年,大家的投资都更趋向理性与谨慎。
本文将跟大家探讨一些用低成本,打造农场景观节点的思路。
旷野的门
一扇白色的门,
在漫长的岁月里,
它的钥匙丢失了,
我轻轻触摸它的把手,
似是听到了原野无声的倾诉。
门是有着独特意象的事物,
一般用在室内,
作为空间区隔的功效,
但当一扇门出现在田野,
这样的异化与陌生感,
会带来特别强烈的冲击力。
一扇明黄色的门,
放在田中,
绝对是吸睛的存在,
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打卡的场景。
葳蕤的草丛中,
一扇红色的小门,
同样会让人驻足停留良久。
原木的门,就更有田园属性,
有一种土地里“长出”的自然感。
更经济一点的打造方法,
就是在农场里砍棵小树,
加上几盆鲜花的点缀,
氛围感就上来了。
打卡相框
类似摄影中的框架构图方法,
将农场中最美好的风光“定格”,
这有两个功效:
一是提示游客最好的赏景角度,
二是本身也可成为打卡点。
一片稻田,
因为一个赏景框,
有了一种不同的氛围。
一条寻常的小道,
因为这样的设置,
变得生动起来。
✦ +
情侣、闺蜜,
最愿意拍照留念的群体,
为他们打造美美的打卡点,
是每一个农场都应该去做的事。
鲜花绝对是万能百搭神器,
任何场景的布置,
加上鲜花,立马逼格提升。
废旧汽车
到过台湾省宜兰“几米广场”的朋友,
应该会对旧汽车改造的视觉体验馆印象深刻,
但人家是漫画家几米亲自操刀,
咱们大多数农场主怕是没这个条件。
但我们完全可以搞些废旧汽车、卡车、拖拉机,
涂上或素雅或斑斓的色彩,
再搭配上鲜花、绿植,
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小品。
那些在仓库里束之高阁的装备,
与其蒙尘,不如大胆地开出来,
让小姐姐们打卡呀。
稍加改装,
也能成为农场果蔬、鲜花的售卖台。
小卖部
几乎每一个农场,
都有一个产品体验中心,
卖一些当地的土特产,
或者农场的延伸加工品,
但往往问津者寥寥。
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
产品品质一般、售价偏高、用户体验不够好,
当然,还有可能是这个小卖部本身平平无奇,
让人完全没有消费欲望。
把农场新鲜的瓜果蔬菜鸡蛋,
放在这样的场景中去售卖,
是不是人气值会倍增?
游客逛到半途,
看到这样的冰淇淋车,
会不会愿意去买一支呢?
科普标识牌
这几年,大家都很看好研学市场,
但你又为研学做了多少功课呢?
在源味君走访的不少农场里,
要么连动植物的标识牌都没有,
要么是做得非常粗糙。
只有非常土气而刻板的介绍,
除了提供名字
没有其他任何能吸引人的信息。
如果加上这样的创意与用心,
肯定能收获到不一样的效果。
座椅
椅子的设置,同样是农场不可或缺的,
除了休憩,也可以作为景观。
破旧的椅子,
正走向破烂腐败,
但却能开出一束束生机盎然的花来。
这已经不是审美层次,
细思之下,
还有哲学层面的诗意。
很认同这样一种观点,
场景打造是否成功,
主要看游客是否愿意掏出相机,
美美地拍一张。
这应该算是低配版秋千,
打造成本更低,
却也更有趣。
孩子们,有几个能拒绝爬上去,
蜷着腿,跟着绳索,
在风中飘荡呢?
想压缩成本,
农场里的树捯饬一下,
就成了小板凳和小火车,
别有一番野趣。
篱笆
篱笆,是很容易出感觉的设置,
以篱笆来作分区,
视觉效果上干净爽朗,
而且篱笆本身,
也能成为一道让人驻足的打卡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