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股权投资平台哪个好(“四众”平台受追捧的背后)

 在工业4.0、互联网+等可能引发世界经济秩序重构的工业革命和国际竞争中,从“人”到“众”,显然不是“1+1+1”这么简单,还必须要做乘法。

  “十三五”中强调: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发展公众众扶、分享众扶和互助众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

  “四众”平台新模式,去年9月首次出现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中。今年,“四众”平台又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四众”之说由此进一步引起社会关注,其地位也进一步升格。

  但如果你认为“四众”平台仅仅是为了“让创业更简单,让创业者不孤单”,那就错了。在工业4.0、互联网+等可能引发世界经济秩序重构的工业革命和国际竞争中,从“人”到“众”,显然不是“1+1+1”这么简单,还必须要做乘法。“四众”就是将过去分散的科研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财力这样一大批创业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和创业者对接起来,使创新创业在资源保障上更灵活、更精准。因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是要关系国家兴衰的战略问题。

  这是个做“乘法”的时代

  在这个大背景下,“四众”虽然只有八个字,内涵却很丰富。“众创”指通过创业创新服务平台聚集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众筹”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募集资金;“众包”则是指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由特定企业和机构完成的任务,向自愿参与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进行分工;“众扶”指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途径,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

  那么我们做乘法要乘什么?

  首先要乘以良好的基础、畅通的渠道。无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依靠的都是互联网,没有先进甚至超前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就根本谈不上“四众”,也做不好乘法;没有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交流平台,没有开放的实验室和科技研发平台,也无法发挥乘法效应。

  要乘以对社会大众的真正尊重和重视。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海南故事。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南,物资紧缺成为灾后最棘手的救援难题之一。此时,淘宝启动了中国第一场社会化的互联网爱心众筹——“迎南而上”淘宝海南救助行动。短短19个小时内,共有超过150万用户访问,近20万名用户参与了众筹捐赠,10万瓶矿泉水、10万碗方便面、10万盒饼干全部筹资完毕。高峰时每分钟就筹集到矿泉水200瓶。

  每个人的力量虽然很普通,通过“四众”聚合起来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未来的经济发展新时代,将不再是“巨头”企业的时代,而是共享、“四众”的时代。我们的各级政府要推动和引领创新发展,就必须改变围着大企业大项目转的传统观念,真正重视社会大众的创造力,鼓励、支持和引导他们创新聚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乘以与时俱进地学习,让思维跟上创新创业的步伐。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加强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无论面对互联网巨头企业还是年轻的创客,都听不懂人家在讲什么,更何谈理解、支持、引导。

  比如,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景区,去年进行了一项众筹,建设“爱情地标”。是因为缺几百万元的建设费用吗?当然不是。这更大程度上是该景区的一次大规模营销,吸引多达27万用户的参与,提升知名度,才是更重要的目标。这样的“玩法”,正被越来越多“不差钱”的大企业运用。

  被资本追捧“四众”平台

  与此同时,在创新创业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时,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帮扶平台也成了一种热门的大生意。

  现实中,“四众”平台早已成为资本的必争之地。3月10日,WeWork宣布完成新一轮4.3亿美元融资,不仅将自身估值推高到160亿美元,而且加快了进军亚洲市场的步伐,先期目标锁定上海和香港。

  在此之前,中国的WeWork学徒已争相在创业潮中抢抓办公短租的机会,36氪氪空间、科技寺、梦想加、无界空间等等布局的联合办公空间在北上广一线城市落地开花。

  当然,简单做“二房东”并不能满足孵化器或众创空间的盈利需求,以股权众筹为代表的金融服务才是“醉翁之酒”。例如联想控股入股WeWork,京东发起众创学院及股权众筹平台“京东东家”,中科招商打造“云投汇”和“云融网”,原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离职后也创建了“优客工场”。

  与此同时,一些草根起家的“四众”平台也受到资金追捧。去年10月,36氪在北京宣布完成D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华泰瑞麟旗下TMT基金、经纬中国跟投。回想五年前,36氪刚进入众创、众筹领域时,“没有人看得上我们在做的市场,融资都很难。”36氪创始人CEO刘成城表示,“今时不同往日,在‘四众’概念提出后,很多国有企业和政府资金都来找我,要投资我们。”

  在“四众”平台受追捧的背后,是其服务形态的逐渐完善和对盈利模式的持续探索。毕竟为创业者提供服务毕竟不是搞慈善,众创空间如何盈利,是其运营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众创空间的普遍状态是,仅靠当“二房东”收取租金是难以盈利的。因而选址与品牌及附加服务也很重要。

  众筹平台也是推动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力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内共计有141家股权众筹平台。其中,规模较大的股权众筹平台有36氪股权投资、京东东家、天使客、众投邦、人人投、天使汇和牛投网等。

  除了由新型孵化器公司延伸而来的网络股权众筹平台,传统的创投机构也在打造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