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快讯

武钢股份现状(将以什么面貌继续存在)

中国神钢”合并传闻终于成真,宝钢与武钢整合的路径,也终于正式浮出水面。

昨天下午,武钢股份和宝钢股份发布停牌公告,宣布两家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目前重组方案尚未确定,并且需要国资委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武钢股份公告截图

宝钢股份公告截图

1

创业厚重的历史,光明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钢铁工业十分落后,且布局很不合理。在长江以南建设新中国自己的钢厂成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日思夜想的心头之盼。

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 摄

1955年,一张关于在武汉附近建设钢铁工业基地的蓝图被铺开。今年73岁的徐桂斌从鞍钢调到武钢工作。他说:“当年武钢的建设者来自祖国各地,在一片荒滩原野上,住草棚、喝浑水,手拉肩扛,条件十分艰苦。”

当时,西方国家为这张蓝图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泰晤士报》甚至断言,这是中国人在吹牛。

三年后,武钢的第一炉铁水,也是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标志着武钢正式投产。武钢创业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汇聚成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有力地回击了来自西方的疑问。

一穷二白,从无到有,武钢的第一次创业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2

“神钢”重组现端倪

当前在国企改革和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宝钢与武钢两大钢铁央企正在筹备重组合并。从规模上看,宝钢与武钢两大央企重组合并完成后,年粗钢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钢铁“巨无霸”。有网友因此称其为“中国神钢”。

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

截至9月20日,有关各方仍在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尚未最终确定。两大钢铁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仍将继续停牌。

同一天,宝钢集团将所持有的宝钢股份部分股本划转给第三方,给即将到来的股东大会表决埋下伏笔。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关联股份回避表决。作为吸收合并的利益相关股东,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在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股东大会审议重组事项投票中,不能参加。

图片来源新京报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宝钢股份4.9%股份无偿划转给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和国新投资有限公司;4.86%股份转让给中石油。目前宝钢集团持有宝钢股份的股权减低到69.98%。武钢集团方面,无偿划转了5亿元股武钢股份给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目前武钢集团持有武钢股份总股本的57.66%,中远集团持有总股本的4.95%。

3

巨头合并利于去产能

今年6月27日,因各自控股股东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同时停牌。如今重组方案揭晓,一旦交易达成,合并后的上市主体实力将大增,无论营收还是产能都将成为全国钢铁产业的巨无霸。

2015年,宝钢以年产粗钢3493.8万吨位列全球十大钢企第5名,武钢以粗钢产量2577.6万吨位列中国十大钢企第6位。两者合并后将拥有超过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跃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安塞勒米塔尔(Arcelor Mittal)的9713万吨。

资料图。来源网络

宝钢股份与武钢股份的重组涉及资产7382亿元、职工21.7万人。随着宝钢武钢吸收合并方案的初步敲定,中国钢铁产业新一轮的深度整合大幕也正式拉开,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也有望得到实质性推动。发改委主任徐绍史6月底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曾回应称,“武钢和宝钢重组,是基于钢铁去产能的考虑。”他表示,两家央企合并要放在我国去产能的背景下去看待。

“由于宝钢和武钢在国内钢铁市场的体量都十分巨大,两家公司合并能够显著缓解当前钢铁行业过度竞争的局面。”分析人士说,两大巨头合并之后,出于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双方原有的交叉重叠的产能有望削减,有利于化解国内钢铁行业过剩产能。

两公司均表示,有关各方仍在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尚未最终确定。将每五个交易日发布一次进展情况。待相关工作完成后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及时公告并复牌。

武钢大事记:

1955年动工建设

1958年建成投产

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家钢企。当年全国钢产量800万吨,较上年增幅近五成。这其中,武钢贡献新增钢铁产量150万吨

上世纪70年代

钢铁工业格局基本稳定

沿海一带鞍山、上海、北京、天津、本溪、唐山进行钢铁布局,内陆则有太钢、马钢、包钢、攀钢、武钢等钢厂

1993年—2008年

国企改革

投资主体由国家转向企业,钢铁产品实行市场定价。钢铁民企的产量占全国产量总比超过一半

2008年

武钢累计产量达2.21亿吨

同年,钢铁业行业利润率呈现断崖式下降,从2007年7.26%一度跌至0

2011年起

非钢产业强势增长

武钢非钢产业利润11亿元,占总利润的一半以上,首次超过钢铁主业

2014年

武钢8年来首次下调钢产量

钢铁业首次缺席武汉的千亿产业版图

2015年

武钢累计产量突破3亿吨

根据2015年工作思路,武钢钢铁主业将适时减量,向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转型,

和柳钢的合作关系断裂,独自承担防城港钢铁项目

2016年

武钢度过最艰难的上半年,亏损70多亿元后,连续经历裁员和减产,多次传出被兼并重组消息。

2016年6月26日

武钢和宝钢战略重组消息落定

对武钢、宝钢,你最关心什么?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