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年巨亏、账户被冻结、债务逾期,合力泰已来到悬崖边缘。在11月13日,合力泰突发一则《终止公司控股权变更》公告,宣告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控股权转让终止。这意味着福建国资“抽身”失败。
福建国资入主到萌生退意这6年中,合力泰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原本打算接手合力泰控股权的接盘方背景也扑朔迷离、支付能力存疑。在与福建国资反复拉锯半年后,最终未能支付交易款项而导致交易“流产”。
实际上,记者在一系列调查中发现,此次接盘方“爽约”实际早有预期。但更为重要的是,经历了一系列重挫的合力泰,在控股权转让失败后将何去何从?
付款一拖再拖
根据合力泰公告显示,在11月12日,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关于终止筹划合力泰实控权变更事项的通知函》。其内容为:鉴于慧舍科技未能履行已签署的本次股转相关协议约定的义务,构成违约。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决定解除并终止《股份转让协议》及与股份转让相关的其他权利和义务约定。
这一筹划了8个月之久的控股权变更就此告吹。在今年3月16日,合力泰首次公告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便谋划控股权转让,不过当时并未披露具体方案。
在6月5日,方案正式公之于众。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与深圳慧舍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慧舍科技)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将其所持公司5.0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15%)以30.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慧舍科技。
根据协议,每股受让价格为6.09元/股,较当日公告日股价溢价54.57%。交易完成后,合力泰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慧舍科技,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李兴龙。而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持股比例降至4.98%,这也与其最初计划有出入。根据3月公告,福建国资原计划清仓合力泰股份。
但真正的拉锯才开始当时。在6月8日,慧舍科技披露了《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其已支付磋商保证金及第一期款项6000万元。不过在交易双方便签署了《关于调整付款安排的协议书》。
根据《关于调整付款安排的协议书》,慧舍科技应当于8月7日20:00前向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支付保证金2000万元,而且慧舍科技承诺于8月16日前向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提供经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认可的供应链支持。在此前提下,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才同意应付的第二期款项延期至9月6日前支付完毕。
显然,慧舍科技此时支付已经出现状况,但其也支付了这2000万元保证金。而且在8月16日,合力泰与慧舍科技指定的供应链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虽然前述了供应链协议,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在两天后要求慧舍科技尽快落地上述协议事项,并要求其在8月21日前给予上市公司进一步资金支持。若达不成上述要求,其有权终止本次交易。
随后在8月22日,慧舍科技及其相关方提供了资金支持,并落地执行了供应链服务业务,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遂同意将第二期款项延期至9月6日前支付完毕。
但在9月7日,变数再次出现,双方又签署了《关于第二次调整付款安排的协议书》。慧舍科技在9月7日向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追加支付了保证金1000万元,因此,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同意第二期款项支付延期至9月13日24:00前支付完毕。
但到了9月14日,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称,仍未收到慧舍科技支付的第二期款项。此后,合力泰也再无披露交易状况。
接盘方疑点重重
市场随后也对接盘方慧舍科技多有猜疑,质疑其接盘实力。
实际上,慧舍科技身份颇为微妙。首先资料显示这家公司在今年3月15日成立,而这一天也是合力泰最初公布控股股东筹划股权转让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慧舍科技明显是为拿下合力泰控股权而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