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寒武纪股价分析(寒武纪股价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超60%)

相比营收大降,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大幅减少更值得关注

《中国科技投资》龙敏 李欣帅

据寒武纪官网介绍,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厂商和产业公司,面向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电力和制造等领域的复杂AI应用场景。据企查查显示,自成立以来,寒武纪历经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元禾原点、中科院、联想创投、阿里巴巴创投等,并在2020年7月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AI芯片第一股”。

 

然而,自上市之后,寒武纪股价一路下跌,一年时间,从最高接近300元跌到不足百元。两年后,股价甚至徘徊在50元左右。随着今年AI爆火,受AI芯片需求与日俱增、半导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寒武纪股价迎来一波快速增长,但高股价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后又逐渐回落到百元左右。与此同时,三季报营收同比大幅下滑超60%,研发人员减少近两成。

 

持续亏损

10月27日,寒武纪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当季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3亿元。而之前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寒武纪亏损5.4亿元。同时,财报显示,寒武纪在2020年到2022年分别亏损4.34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自上市以来一直面临盈利难题。

 

在收入方面,第三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为0.3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6.15%。对于营收下降的原因,寒武纪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系受供应链影响,公司调整销售策略,优先服务毛利较高、信用较好的客户,造成了本期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AI芯片的研发有着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特点。高昂的研发成本也是寒武纪持续亏损的一个原因。据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寒武纪研发投入为7.17亿元,去年同期该费用为9.49亿元,相应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6亿元、2.64亿元。

 

同时,近几个月,寒武纪的创投股东们几乎都选择清仓式减持。根据寒武纪发布的公告,今年6月,南京招银电信新趋势凌霄成长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湖北长江招银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将IPO前持有的寒武纪股份清仓,减持比例分别为0.78%、0.38%。8月,苏州工业园区古生代创业投资企业将上市前持有的寒武纪1.49%股份清仓。9月,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减持拥有的寒武纪1.85%的股份,当前持股比例为0.0003%。在股东接连清仓后,寒武纪9月26日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博士出具《承诺函》,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20亿股,持股比例约28.69%),在2024年12月31日前,将不以任何方式进行减持。

 

对于股东减持,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这可能被看作是对寒武纪业绩前景的负面信号,可能会打击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导致股价下跌。”他进一步提到:“寒武纪能否在国内市场得到更多机会和支持,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至于未来发展前景,需要看公司自身的研发能力能否突破,能否建立市场竞争优势。”

 

在半年报中,寒武纪也坦言:“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及公司研发水平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产品,该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仍占有绝对优势。”

 

研发人员大幅减少

根据寒武纪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人员有1207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0.04%;而到了2023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人员为98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77.47%,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也比去年同期减少2.32亿元。

 

在AI芯片市场份额上,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AI加速卡(公开市场)出货量约为109万张,其中英伟达占比85%、华为占10%,而寒武纪只占1%。可以看到,当前寒武纪在国内外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际上有英伟达、AMD等公司与之竞争,国内,像阿里巴巴(含光系列)、百度(昆仑系列)、华为(昇腾系列)等“大厂”都有开发自己的AI芯片。

 

上述公司自研芯片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寒武纪的客户,进而影响其营收。以华为为例,寒武纪上市时的招股书提到,寒武纪2019年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相较于2018年下滑 41.23%,主要系华为海思选择自研终端智能芯片,未与公司继续合作。由于与华为海思未继续达成新的合作,寒武纪短期内难以开发同等业务体量的大客户,因此2020年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授权业务收入将继续下滑。终止与华为合作后,寒武纪的营收结构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另外,今年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了针对中国半导体的出口管制新规,对于中国购买和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进行了进一步限制。这对寒武纪的影响,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在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升级的背景下,对寒武纪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美国的出口管制可能会影响寒武纪获取关键技术和设备,从而影响其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12月,包括寒武纪在内的36家中国科技公司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列入清单的公司将无法从美国公司采购设备、软件等,除非后者获得特别出口许可证。

 

郭涛进一步提到:“美国的制裁其实为国内的半导体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机会,如果寒武纪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可能会取得优势。随着市场对AI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以及芯片国产化趋势的加速,寒武纪仍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记者针对寒武纪未来的发展计划、将采取何种策略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等问题致函寒武纪,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