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生产型分析(生产类型及管理范围有哪些)

一、什么是生产

1.通俗的理解

制造物品即可称之为“生产”,当然是要制造出具有某种用途、对社会有价值的物品。而制造物品时,就存在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完成的时机,即交货日期。

(2)制造的内容,即品质。

(3)制造所需的费用,即成本。

 

2.生产的真正本质

生产的真正本质是运用材料(Materia1)、机械设备(Machine)、人(Man),结合作业方法(Method),即所谓的4M,达成品质(Quality)、成本(Cost)、交期(Delivery),即Q、C、D要求的作业活动。

 

二、生产的类型

1.计划生产型

为满足一个由不特定客户所构成的市场需求,对产品的式样、品质、规格等先作计划、再从事生产的形态。如食品、服装、汽车、家电等行业就属计划生产。

计划生产除作业度稳定、成本较低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1)依销售预测来进行计划生产,且大都为大量生产。

(2)产品的设计在一定期间内定型化。

(3)使用的机械设备大都为专机、单能机。

(4)工厂布置基本依产品类型进行。

(5)产品的单位制造期较短。

(6)采用流程作业方式,作业细分化,对员工的作业熟练度要求不很高。

(7)所需的材料,可依生产计划作相当有计划的采购。

 

2.订单生产型

订单生产型是在每次生产时,依客户所要求的式样、品质、规格等进行组织、安排。典型的有造船、土建工程等。

一般来说,订单生产多为多品种少量生产,所以工作量不稳定,程序变更频繁,机械运转率较低,作业度容易改变。但由于是接到订单后才生产,能做稳健的经营。订单型生产具有以下特征:

(1)依照订单进行生产,基本上是多品种少量生产。

(2)接受订单后才进行设计或生产组织。

(3)使用的机械设备多采用广泛通用的机械。

(4)工厂布置大都依机种别或产品固定型来进行。

(5)产品的制造周期较长。

(6)对作业人员的熟练度要求高。

(7)所需的材料除部分通用品或标准品外,需要每次订购。订单生产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缩短交期。

 

3.混合生产型(计划生产与订单生产的混合)混合生产型是在订单生产的基础上,对共同的零配件或半成品、材料做计划生产安排。

这是为应对产品多品种化、规格个别化(少量多品种)要求及短交期要求,防止成本高,而将共同的零配件或半成品、材料做计划生产。

 

三、生产管理的范围

1.广义的生产管理

(1)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中心,保证客户所要的产品在既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费用生产,并合理运用材料、人员及机械设备、生产方法的管理方法,是为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所做的一连串事务。

(2)品质管理。

企业内如何以最经济的方法制造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管理体系。如:

ISO 9000、TQC等。

(3)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维持目标成本,确保预定的利润。

(4)作业管理。

这是关于作业方法的管理,是生产管理中最基本的管理方法。此项管理若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其他的各项管理就难以获得好的效果。

作业管理即为改善作业,使之标准化,训练、指导作业者,使生产品质、效率、成本维持良好的状态。

(5)设备管理(含设施、工具管理)、工厂布置。

这是对生产主体——人、机的管理。

(6)物料管理、采购管理、外协管理、运输管理。

这是对生产对象——材料、零件、产品的管理。

(7)安全管理。

这是对工厂安全,包括环境安全、作业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等的管理。

(8)综合管理。

这是对企业全面性的管理。

 

2.狭义的生产管理

狭义的生产管理就是广义的生产管理的中心——工程管理,包括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