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是一个大的范畴,在经济市场中有两只手,一只是“不看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如果放任其发展,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我们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就是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有:一:货币政策,主要由各国的央行来执行;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来调节,一般由财政部执行;三:价格管制;四:市场准入限制;五:外汇管制。
市场也会失灵,政府需要适度干预
接下来整理一下主要的经济指标名词:
GDP:
第一个是最出名的名词是GDP,人称鸡的屁,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有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其实还有一项政府支出。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GDP数据一般一季度公布一次,对应的还有一个叫人均GDP。
GNP:
GNP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DP是以国土为概念的,GNP是以国民为概念的,GNP=GDP+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目前流行的还是以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CPI:
CPI是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一般是每月9日或者10日公布。
PPI:
PPI是指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一般也是每个月公布一次。
PMI:
PMI是采购经理人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指数一个月公布一次,以50%为荣枯线,高于50%证明在扩张,经济向好,低于50%证明在收缩,经济在衰退。
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202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基本上这几年都维持在这个数据附近。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越发达,食品支出占比就会越小,反之,占比越高,这个国家越穷。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21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并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国货币的外汇资产。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截止2023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930亿美元。
M0、M1、M2三兄弟: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指狭义货币供应量,是M0+企业的活期存款,M2是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M1+企业的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每月11号左右公布数据,M2既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又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反映了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M1增速快 |
消费市场活跃 |
M2增速快 |
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
M1高,M2低 |
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通胀风险 |
M2高,M1低 |
投资过热,需求不强,存在资产泡沫的风险 |
广义货币M2
OMO: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OMO是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其目的是调节货币供应。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入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SLF和MLF(酸辣粉和麻辣粉):
SLF,人称酸辣粉,指常备借贷便利,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短期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SLF可以用来调节市场短期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MLF,人称麻辣粉,指中期借贷便利工具,与“酸辣粉”调控的是短期供应量,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
新增人民币贷款统计的是各种短、中、长期贷款的增加,社融及社会融资,除了新增人民币贷款外,还包括外汇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股票、债券融资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通过下调和上调存款准备金,来调节商业银行信贷的供应量。
再贴现:
再贴现也是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比如A有一张100万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票据还有180天到期,票面利率为3%,A将票据转让给银行可以拿到100万-(100万*3%*180/360)=985000元,商业银行可以拿着已经贴现的票据再找央行融资,这就是再贴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