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各种投资怎么做(各种投资方法的陷阱)

今天继续共读书籍《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还没看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共读的朋友,点蓝色阅读。

01 经验与风格

假如说成功的投资是罗马,那么去罗马的路有多少条呢?去罗马的路有很多条,大的方向来说有两条:趋势操作和价值投资。但是事实上,每条路上都有很多岔路口,不同人选择不同的岔路口,但是有可能都会到达罗马。

 

投资要选择与自身性格相匹配的投资方法,耐不住性子的人多关注趋势投资,耐性极好的人多关注价值投资,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就可以。

 

陈江挺老师在《炒股的智慧》中说道,一开始要找到适合自己正确的投资道路需要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反复试错寻找,再依赖之前的经验,摸索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书中,邱国鹭介绍了自己及格林布拉特、芒格大师的投资风格。

 

1.邱国鹭风格

 

邱国鹭喜欢买足够多的股票,能降低绝大部分的个股风险;同时又买足够少的股票,能对每个持仓都进行深入研究。属于阴阳求平衡风格。

 

2.格林布拉特风格

 

美国投资大佬格林布拉特认为,选股有两个最好的指标,一个是资本回报率,另一个是EV/EBIT(EV是指企业价值,等于股票市值和长期净负债之和;EBIT即息税前利润)。

 

运用企业估值倍数,格林布拉特1985年~2005年年均回报率高达40% ,堪称华尔街投资奇迹 。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 ,年化收益率仍高达30% 。

 

企业估值倍数指标适用于制造业和各种周期性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利润波动大,市盈率在亏损或者微利时没有意义,用市净率、市销率则难以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使用企业估值倍数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但是,企业估值倍数不适用金融股、消费品公司。

 

3.芒格风格

 

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认为EBITDA(未计利息、税收、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意味着不计所有成本之前的利润,简直毫无意义。

 

芒格喜欢投资消费股和金融股,而这类企业市净率、市盈率更能准确的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

 

关于如何利用经验致富,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写道:

 

我们的经验往往会验证一个长久以来的观念:只要做好准备,在人生中抓住几个机会,迅速地采取适当的行动,去做简单而合乎逻辑的事情,这辈子的财富就会得到极大的增长。

 

上面提到的这种机会很少,它们通常会落在不断地寻找和等待、充满求知欲望而又热衷于对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作出分析的人头上。

 

这样的机会来临之后,如果获胜的几率极高,那么动用过去的谨慎和耐心得来的资源,重重地押下赌注就可以了。

 

芒格的风格属于寻找低估,然后重压单支获胜几率极高的股票。

 

邓小平爷爷曾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够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投资中的任何感悟和总结都有各种局限性,只有自己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满身伤痕之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之路。

 

02 不同投资方法的陷阱

 

我认为《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写的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投资风险和投资心理学,特别是对于新手,系统的总结了在投资中常见的风险以及错误的投资心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都不去那儿。”而这两部分,就是讲述投资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陷阱。

 

1.价值陷阱

 

价值投资最需要的是坚守,最害怕的是坚守了不该坚守的。

 

这几类陷阱一定要注意:

第一类是被技术进步淘汰的。柯达胶卷相机、诺基亚手机等。

 

第二类是赢家通吃行业里的小公司。搜索行业、外卖行业等互联网行业。

 

第三类是分散的、重资产的夕阳行业。“分散的”“重资产的”,重资产,意味着需求不增长的情况下产能无法退出(如果退出,投入的资产就会作废);分散,意味着供过于求时行业可能无序竞争甚至价格战。

 

第四类是景气顶点的周期股。在经济扩张晚期,低市盈率的周期股也常是价值陷阱,因为此时的顶峰利润是不可持续的。比如,钢铁、水泥、成长性很快的企业。

 

第五类是有会计欺诈的公司。注册制实施之后,这类企业更难存活。

 

第六类是人不行、捧着“金饭碗”讨饭的公司。公司吃老本,竞争力不断下降。

 

价值陷阱大部分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内在逻辑被破坏,这样整个公司的护城河、核心竞争力逐步丧失,整个公司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被对手打败,这种大多数是价值陷阱。

 

价值投资有一定的风险,即使前面做对了10次,只要最后一次被套进去就很可能血本无归。趋势投资是可以不断止损的,每一次错误最大的损失是有限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价值投资的风险比趋势投资更大。因为价值投资缺乏自我纠错的功能,所以实践者必须是强者思维,而不是弱者思维。

 

有时候拉长投资周期看,价值投资者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可能市场阶段性选择的方向与价值投资者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没有原则和信念,过程中很可能无法坚持。

 

2.成长陷阱

 

成功的成长投资需要能预测新技术走向的专业知识,能预判新企业成败的商业眼光,以及能预知未来行业格局的远见卓识。

 

咱们门外汉看几篇文章、听几句闲聊就能找到新兴行业的领头羊,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没有多年摸爬滚打的细分子行业研究经验和强大的专业团队支持,投资者很容易陷入下面的各种成长陷阱。

 

第一类是估值过高 。一旦成长预期不能实现,估值和盈利预期的双杀往往十分惨烈。

 

第二类是技术路径踏空。技术路径就连行业专家也很难准确把握,都是边走边看。而且技术路径之争往往是你死我活、赢家通吃的,一旦落败,之前的投入也许就全打了水漂,这是最残酷的成长陷阱。

 

第三类是无利润增长。比如,O2O是很典型的烧钱模式,烧的过程中却无法产生客户黏性,烧不出竞争力,没有看到明显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

 

第四类是成长性破产。增长得越快,现金流的窟窿就越大,极端情况导致资金链断裂,引发成长性破产,例如拿地过多的地产商和开店过快的直营连锁店(特别是未上市的)。

 

第五类是盲目多元化。例如,麦当劳曾经尝试过酒店业,可口可乐曾经尝试过养虾业,它们都亲身经历了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坑”。

 

第六类是树大招风。 要区别两种行业,一种是有门槛、有先发优势的行业,成功引发更大的成功;另一种是没门槛、后浪总把前浪打死在沙滩上的行业,成功招致更多的竞争。比如,团购行业,刚开始一两家成功,后面出现“千团大战”。有门槛的网景浏览器(Netscape)的巨大成功引来微软的反击,最后下场凄凉。

 

第七类是新产品风险。科技股的悲哀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常常不被市场认可,医药股的悲哀则是新药的开发周期无比漫长、投入巨大而最后的成败即使是业内专家也难以事先预知。

 

第八类是寄生式增长。比如果链上的企业,订单如果没有了,股价会嗖的下降,可以看看歌尔股份由于不良率导致丧失单子的跌停。

 

第九类是强弩之末。人们往往犯了过度外推的错误,误以为过去的高成长在未来仍可持续。

 

第十类是会计造假。成长股更容易造假,在高估值下,造假会造成戴维斯双杀,跌跌不休。

 

邱国鹭说,成长是个好东西,好东西人人想要,想要的人太多了,就把价格抬高了,而人性又总把未来想象得太美,预期太高,再好的东西被过度拔高后也容易失望,失望之后就变成陷阱了。成长本身并不是陷阱,但人性的弱点中对未来成长习惯性地过高预期和过高估值却是不折不扣的陷阱。

 

巴菲特说,第一条:保住本金最重要,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提前预知风险,躲避陷阱,才能够保住本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