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各种文章、课程后的留言里,经常会看到一些妈妈郁闷的留言:你说的方法我试了,但没有用啊!
在试了一种方法但发现没用以后,大家一般会怎么想呢?谦逊一点的爸妈会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一知半解没得到精髓,比较武断的就会开始怀疑理论不对专家不接地气……我经常在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前一阵跟斯坦福的同学聚会,闲谈中有一个朋友炫技似的跟我提起了一个听起来有点生僻的理论,J曲线。我听着听着,突然脑洞大开的发现,这个政治经济学中的规律可以完美解释育儿中“科学方法没用”这个大难题!
1什么是J曲线
这个理论,最初来自斯坦福胡佛研究所的政治学家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的著作《J曲线:懂得为什么国家会兴亡》(The J Curve: A New Way to Understand Why Nations Rise and Fall)。(听起来好严肃,我保证,今天我们不是要谈政治……)
布雷默博士在研究了很多国家从落后走向繁荣、稳定的道路之后,发现了一个规律:
一个落后的国家如果按照现在最舒服的状况发展是没有希望的,但即使这个国家有幸找到了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也可能会更糟糕。
但如果坚持正确的方向,过了一个坎,以后的发展就和预想的方向一致了,而且只要方向对,走得越远,结果越好。
因为这种趋势曲线很像英语字母J的形状,所以这个理论也被称为“J曲线理论”(名字取得真形象啊~~)。
图中,横轴是搞活经济,表示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越往右经济越活;纵轴是繁荣发展,表示期望改革带来的结果,越往上结果越好。
我们知道,搞活经济是可以带来繁荣发展的。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搞活经济后,改变会将原有的平衡打破,会出现不和谐甚至动荡。所以,即使方法是对的,在一开始也可能产生不好的结果。
2J曲线的重点
对J曲线理论的理解,布雷默强调了三点:
1.J曲线中间最低,但右边比左边高,而且没有尽头,这很重要,也就是说改变现状,坚持好的方向,是一本万利的事情,长期收益很大。
2.据他对所有崛起的国家的研究,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发展很好的国家,都是走过了J曲线的,无一例外。他特别强调“无一例外”这个词。
3.凡是停滞不前的国家都是左右摇摆,遇到一点困难就缩回去,比如俄罗斯(此处省去为啥俄罗斯现状堪忧的1万字论述……)。
3用J曲线搞定育儿难点
咱们今天不聊国家发展,但是大家发现没,其实养育孩子跟治理国家很像,最大的挑战就是找到对的方向,而且找到对的方向之后,也常常会出现J曲线这种走向,一开始可能会跟你想的相反,不仅没有变好甚至还会更糟,但只要坚持到那个拐点,增长就会噌噌噌直线上升,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成长。
比如,我们曾经在公众号征集妈妈们最头疼的育儿问题,收到的留言里,最多的就是关于孩子吃饭难的。
为了让孩子把饭吃到肚子里,家长们那真是发挥了惊人的智慧来“威逼利诱”,老人带娃的家里,更是“昏招”不断:追着喂、哄着喂、给奖励、逼着吃……吃饭这种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却活生生被错误的方法搞成了世纪难题。
为此,我们专门写了一篇《从根本上解决吃饭“老大难”问题,其实并不需要“斗智斗勇”》,分析了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三大根本原因和三个我们亲测超实用的方法(总结了亨妈、我和几十个用户群里上千名达人妈妈的经验)。
当时有10万多人看了这篇文章,很多妈妈留言一定要试一试。试验的结果非常有意思:刚开始用这些方法时,很多妈妈都很受挫,都收到了“J曲线”左边的那种“负面效果”,尤其是让宝宝自己吃饭,常常会搞得很脏很乱吃很久。
而后期的结果却出现明显的分化,坚持用那些方法的家庭,宝宝吃饭越来越好,吃饭时坐在餐桌旁,宝宝不到处跑,大人也不用追。宝宝还能用勺子、叉子自己大口大口地吃,完全不用喂,甚至宝宝的自信和自理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可那些没坚持、中途放弃的家庭,就有点悲剧了,大人都放弃了,孩子自己就更不可能坚持了,而且宝宝越大越有自己的主意,这种不好好吃饭的习惯就越难改,等到了去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这种习惯还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更多麻烦,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两种不同结果的背后,其实就是J曲线理论的效应。刚开始培养宝宝独立吃饭,之所以会出现J曲线左边那种下降的过程,是因为宝宝过去被哄吃被追喂的习惯被打破了,你要和家人、孩子一起建立新的习惯,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种适应不仅需要时间,还要为过去那些错误埋单,所以一段时间内出现负面效果是正常的,而不是方法本身有问题。
把“J曲线”理论吃透了,你就会发现不光吃饭,像收拾玩具、穿衣服、上厕所、大吼大叫这些老大难问题也都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为啥专家说得头头是道,但这么多人就是做不到呢?因为他们都在J曲线的下行阶段放弃了。
这是一个很能给人力量的理论,让我们在身处疲惫抓狂崩溃的边缘时,可以深呼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这只是J的底部而已,我们就快走出来了!
当然,理论永远都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就像我们都知道,“正版”早教的核心就是父母要给孩子“高质量陪伴”,虽然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可真正做起来,很多父母却发现每天坚持用心陪孩子确实不容易。
用户在试听早教课的时候,都会听到我们强调,购课用户可以享受加入一个非常温暖的社群,老师和辅导员常驻答疑,有各种活动带领大家一起实践坚持,有很多妈妈一起互相鼓励。多数人刚开始听这些话都非常无感,不就是拉个群吗?现在微信里群多如牛毛,不缺你一个!我们只关心课程内容!
但其实,再好的内容,如果没有父母的坚持实践,最终肯定也是无效的。在家早教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经历J曲线的下沉阶段,因为以前多数家长很少带孩子尝试这些新鲜的游戏和互动方式,孩子可能会觉得很陌生,要么不搭理要么乱糊弄,家长也会在孩子出状况的时候不知所措。
但是,坚持下去的家长,会发现孩子非常明显的进步。“宝宝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从刚开始的莫名其妙,手足无措到欣喜若狂,满心期待!”这样的描述是我们最常看到的。
可坚持这件事,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对那些老公不给力,觉都不够睡的妈妈来说,就更难了。所以创办小步在家早教的这两年里,我们真的是花了很大功夫,打造了被妈妈们怒赞的“小步核心课督学营”。这个督学营就做一件事,带大家跨过J曲线的最低点。
坚持这件事不容易,一个人坚持更是难上加难。我看过一本美国妈妈的书,她深受不良情绪的困扰,有一天,她对4个孩子发脾气时被家里的帮佣撞见,她突然觉得非常沮丧。痛定思痛,第二天她向孩子们做出承诺,接下来的365天里,停止对他们吼叫。这个计划后来在美国引起不小轰动,衍生为一项被众多父母共同学习的活动,也就是“橙色犀牛活动”。
这个方法让我深受启发,其实坚持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抱团取暖,依靠团队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创立“小步核心课督学营”的原因,我们知道管理群很麻烦,但是,我们做的是教育,教育和知识付费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者要对结果负责任。我们希望用团队的力量、易学的方法、贴心的提醒、实物的奖励……陪伴那些购买小步在家早教核心课的爸爸妈妈们,像他们用心陪伴孩子一样陪着他们坚持下去。
而那些坚持下来的爸爸妈妈,不仅收到了来自我们的奖励,也收获了孩子成长上意想不到的惊喜。今年9月份的一次测试中,有600个妈妈在坚持了短短21天的打卡后,就看到了在家早教的惊人效果,超过四分之三的妈妈都认为孩子和自己都在短短21天内感受到了明显的进步。
想起多年前看过的美国教育专家的一个研究: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商,而是坚持。而让孩子遇事能坚持,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陪着他一起坚持。因为父母的示范,就是最好的教育。
愿我们都能跨过生活、育儿中的J底部,朝着我们所相信的方向,努力坚持下去,看到无尽的希望!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要跟大家分享,咱们小步在家早教刚刚荣获了腾讯“2018年度社会影响力儿童教育品牌”大奖,这离不开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为了感谢真爱粉们,我们准备了一份很大的核心课购课福利:
1. 课程可免费升级到豪华版,豪华版包括全年超过40门家长大学微课,400多首小步定制的精品儿歌,以及独家出品的创意游戏模板。
2. 超低4.8折续费通道12月限时开启,随着价格体系的调整,这是最后一次5折以下的续费优惠了,全年最佳囤课窗口就是现在啦!
3. 首次购课的宝宝还加赠价值¥78小步周边两件套【小企鹅玩偶】+【舒尔特方格】,到12月19日截止,别错过哦~
现在给宝宝入手核心课,所有优惠和礼物全部拿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