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大众投资理财怎么做(大众普遍对理财有哪些误区)

说起理财,有人认为太专业了。复杂的计算公式,纵横交错的指数图表,每天如过山车般的涨跌。自己不懂,不想变成韭菜任人收割,所以宁愿把钱存银行,也不愿意接触理财。

 

也有人说,我一个工薪阶层,能收支平衡就不错了,哪里有钱理财。还有人觉得,理财是有钱人的游戏,没有500万没有资格谈。

不可否认,理财是一门专业,它的从业者需要了解经济学、财务管理、货币管理、保险基金学等各类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对市场、经济等情况有足够了解。

那普通人就不需要学习理财了?恰恰相反,通过理财,普通人才能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

假如你持有100万现金,不理财的话,15年后100万就会贬值一半,原来100万的购买力只剩54万。所以,普通人学习理财,是要学习理财的思维,不让自己越来越“穷”。

意识到普通人理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不意味着就能做好。因为这部分人对理财仍然有误区。比如:误区1:收入不高,不需要理财。

理财是对手上资金做长期、合理的规划,抵抗通货膨胀甚至增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哪怕你目前每月收入不高,但只要有目标、有规划,加上时间复利,一样可以积累财富。

在《贫穷的本质》中有这样一个例子:穷人在粮食收获时会有一部分收入,但是等到下一次播种的时候,这部分收入就被花费的差不多了,于是就没有多余的钱来买化肥,导致收成减少。

但是有的人就会在,拿到收入的那一刻起,就把化肥买好,等到播种的时候再用;这样每一次的收成,都会比上一次好一些,收入也慢慢多起来。

这也说明了,好的储蓄方式应该是“先存后花”:收入到手,先强制储蓄,再进行消费支出。

所以,月薪5000块的人,如果遵循“先花后存”的思路,扣除日常开销和各种不加节制的消费,存下1000块几乎不可能。但稍微转变思路,每月收入到手先存1000块,一年就能存12000块。

误区2:希望通过理财一夜暴富

有人认为理财就是赚大钱。所以不少人听说股市红火,马上盲目跟风入市,结果成为被割的韭菜。更有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盲目追求高收益,最后在投资的路上被骗得倾家荡产。

可悲的是,这些投资者们只想快速赚钱,却不知道,对于辛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赚到的钱,收益率不是第一位,如何保住它们才更重要。

而很多背后的高风险,他们根本承受不起。不懂理财和投资规律,还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盲目跟风,结果当然是血汗钱全部打水漂。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关键的并非收益率有多高,而是你能不能看懂收益率背后的风险和陷阱,是你到底有没有理财的思维。不学习理财知识,只冲着数字去,别说一夜暴富了,想要保本都难。

理财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更多是一种思维方式,小到一笔钱该怎么花,大到如何对自己的人生做规划。理财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资产”。

根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模型,可以把资产分为四个账户,按照固定且合理的比例进行资产分配,有助于实现资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账户一:必要性支出。比如交通、房租、吃饭等。一般占总资产的10%左右。

账户二:应急备用金。

人生处处有风险,谁都不能保证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要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这部分主要用于突发、紧急的大额开销,比如大病、事故等,占总资产20%左右。

一个意外或者大病,就耗光家产的例子屡见不鲜了。可以用这部分的钱先配置医疗险和意外险,后续可以再考虑配置重疾险。有保险傍身,奋斗才没有后顾之忧。但要记住,保险的作用是抵御风险,而不是赚钱。

账户三:投资资金。

这部分资金是用来“钱生钱”的,一般占总资产30%左右。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比如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等,但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另外,年轻人刚刚工作收入还不高,这部分余钱建议投资在自己身上,去开拓你的眼界,丰富你的头脑,努力提高自己的主动收入才是最要紧的。

账户四:保本升值。

这部分资金更多是养老、教育等未来必须的支出,不应该随意取用,同时要求有一定抗通胀能力,所以理财应以稳健保本为主,升值为辅。可以选择基金、国债等投资渠道。

理财如此,人生亦如此。人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确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坚定目标,忍受寂寞,拒绝诱惑,韬光养晦,注重积累,不小看每一份付出;量变最终会产生质变!

讲到这,也有人会说,虽然道理都懂,但之前错过了那么多机会,现在开始会不会太晚。

要记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要害怕太晚,只要你行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